青岛机场迈入大型机场行列
11月19日,伴随着第1000万名旅客的到来,青岛机场正式迈入大型机场行列,成为全国第15家、山东省首家“千万级机场”。
青岛机场自1982年建站复航。28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航线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复航初期,机场航线只有4条,年旅客吞吐量不足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几乎为零,而目前,青岛机场驻有2家基地航空公司,进入青岛航空市场的国内外航空公司已达24家,开通航线95条,其中国内航线84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1条;通航9个国际和地区城市、45个国内城市,每周航班密度达到2200多班;共为16家国内航空公司、8家国际和地区航空公司代理地面保障服务业务。由于自身航班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青岛机场已成为内陆飞赴日韩的重要中转站、华东地区区域性枢纽机场、山东省龙头机场,基本形成了“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
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拉动和辐射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可为青岛市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80亿,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按照机场规划,未来的青岛机场将定位于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1850万人次,远期至2040年,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5300万人次的能力,新增国际、地区航线20条,驻场基地航空公司达3到5家,过夜飞机数量达1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