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10年1-10月满洲里关区出口塑料制品990.3吨,同比(下同)增长95.7%;出口值431.8万美元,增长2.5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要出口方式。2010年1-10月,满洲里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塑料制品720.1吨,增长1.7倍,占出口总量的72.7%;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270.2吨,增长15.5%,占出口总量的27.3%。
二、外资企业为出口主力军且出口量大幅增长。2010年1-10月,外资企业在满洲里关区出口塑料制品630.7吨,增长55.9倍,占出口总量的63.7%;私营企业出口341.1吨,增长8.6%,占出口总量的34.4%;国有企业出口11.1吨,下降93.8%,占出口总量的1.1%;集体企业出口7.4吨,增长19.9倍,占出口总量的0.8%。
三、江苏省企业出口居首位。2010年1-10月,江苏省企业在满洲里关区出口塑料制品357.6吨,增长34.6%,占出口总量的36.1%;浙江省企业出口288.4吨,去年同期无出口,占出口总量的29.1%;黑龙江省企业出口221.3吨,下降34.7%,占出口总量的22.3%;内蒙古企业出口80.2吨,下降38.4%,占出口总量的8.1%;其余塑料制品主要为广东、湖北、安徽等省企业出口。
四、俄罗斯为主要出口国。2010年1-10月,满洲里关区对俄罗斯出口塑料制品942.7吨,增长94.1%,占出口总量的95.2%;对蒙古国出口47.6吨,增长1.3倍,占出口总量的4.8%。
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迅猛以及俄罗斯塑料市场较大是满洲里关区塑料制品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2010年以来,我国继续推行扩大内需政策,家电、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塑料制品配套领域发展势头旺盛,直接拉动了塑料加工行业的效益,同时有利于促进塑料制品的出口增长。预计今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1/3。此外随着俄罗斯经济和市场贸易的好转,塑料机械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首先由于俄罗斯国内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对塑料包装材料的需求相应增长;其次国内的建筑材料、运动用品、文具用品以及汽车工业迅速复苏,对相关配套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我国塑机行业普遍缺乏高端设计创新人才,国内塑料机械专业研究机构较少,部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塑料生产行业主要在走仿制国内外同行产品的途径,产品档次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较罕见,国内塑料机械产业长期滞后,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相关建议: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内地省份招商引资,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向塑料产业欠发达省份发展,降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
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鼓励企业通过融资、收购等手段掌握先进的塑料加工核心技术,建立技术创新的长期培育机制;
三、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积极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努力研究并解决行业生产经营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