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10年1-10月份,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材15.2万吨,同比(下同)增长1.2倍;价值1.5亿美元,增长1.4倍;出口均价为每吨958.7美元,增长12%。其出口主要特点为:
一、全部出口至俄罗斯。
二、出口量连续三个月回落。在出口量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之后,8月份起口岸钢材出口量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10月当月出口1.2万吨,同比下降12.7%,环比下降25%。与此同时,10月口岸钢材出口均价为每吨959.6美元,同比增长15.8%,环比下降3.2%。
三、国有企业为出口主力军。2010年1-10月份,国有企业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材11.9万吨,增长1.4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78.3%;私营企业出口3.2万吨,增长57.4%。
四、逾九成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10年1-10月份经满洲里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钢材13.9万吨,增长1.3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91.4%。
五、钢铁板材为主要出口品种。2010年1-10月份,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铁板材15万吨,增长1.3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98.7%;其余出口产品为钢铁线材、角钢及型钢、钢铁管配件等。
六、辽宁省企业出口量稳居首位。2010年1-10月份,辽宁省企业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材12.5万吨,增长1.2倍,占关区出口总量的82.2%;内蒙古企业出口1.3万吨,增长65.8%,占出口总量的8.6%;其余钢材主要由鲁、冀、黑、津等省市企业出口。
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量连续回落的原因为:
一、原料价格快速上升,带动出口成本攀升。原料方面,国内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从1月份的89.9美元/吨上升到了9月份的143美元/吨。1-9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比上年同期减少1153万吨,但进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91.6亿美元,大幅增加了成本。但与此同时,年内钢材价格总体低位波动运行,成本的持续上升,极大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84%,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8月份当月销售利润率已降至1.45%的低水平。
二、国际钢材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近期世界钢铁协会预测今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3.1%,而1-9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0.46亿吨,同比增长19.4%,呈现生产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抑制国内钢材出口步伐。
三、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制约出口增长。国家放宽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区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动力增强。9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迭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四、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显现。自今年7月15日国家取消普通热轧卷,中厚板、冷轧、彩涂、镀锌板带等48个税号钢材的9%出口退税后,我国企业钢材出口成本明显上涨,经营利润进一步降低,出口动力大幅减弱,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量已连续三个月回落。
为此建议:一是从市场供需形势、价格走势、进出口变化、成本效益状况等方面对行业运行特点进行预警监测,引导企业以销定产,避免企业盲目生产加剧供需矛盾;二是坚决落实产业政策,加快企业整合步伐,积极实施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规模效益,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钢铁产业技术经济指标,增加-钢材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