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10年1-7月份,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材10.7万吨,同比(下同)增长2.3倍;价值1亿美元,增长2.6倍;出口均价为每吨966.1美元,增长10.4%。
一、2010年1-7月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全部出口至俄罗斯
(二)7月当月出口量创新高。截止至7月份,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量已连续5个月环比、同比双增长。其中,7月当月出口3.4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倍,环比增长25.9%。4月份起,口岸钢材出口均价始终维持在每吨900-1000美元区间,小幅震荡,7月当月出口均价为每吨982.2美元,同比增长28.8%,环比增长0.9%。
(三)逾九成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10年1-7月份,经满洲里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钢材9.9万吨,增长2.6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92.5%;其余全部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增长70.4%。
(四)以国有企业出口为主。2010年1-7月份,国有企业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材8.3万吨,增长2.5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77.6%;私营企业出口2.4万吨,增长1.9倍。
(五)钢铁板材为主要出口品种。2010年1-7月,经满洲里口岸出口钢铁板材10.5万吨,增长2.4倍,占同期口岸钢材出口总量的98.1%;其余出口产品为钢铁线材、角钢及型钢、钢铁管配件等。
二、2010年1-7月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量倍增的原因
(一)增加出口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3.23亿吨,同比增长21.1%,钢材产量4亿吨,增长26.1%;其中6月份我国钢材产量达到7144万吨,增长15.9%,钢材单月产量和日均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增幅自2月起逐月下降,6月份已降至-1.1%,生产的高增长已经超出国内市场消费增长的需要,由此带来库存压力的增大。6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达1080万吨,比年初增加275万吨,增长34.2%,比去年同期增加423万吨,上升64.4% 。面对供需矛盾的加剧,钢铁企业势必增加出口,以缓解压力。
(二)国际需求增长推动出口。随着国际经济回暖,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实现恢复性增长,制造业持续扩张,加大了钢材需求。其中,满洲里口岸钢材出口目的国俄罗斯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工业生产增长10.2%,生产投资增长1.3% ;上半年俄个人住房交易量增长49% ,乘用车销售增长3% 。俄罗斯经济持续恢复,房地产及制造业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拉动了口岸钢材的出口。
(三)企业突击出口应对政策调整。
三、国内钢铁行业发展需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方面: 7月份国内PMI指数已连续3个月下降,国内钢材需求不振。7月份全国汽车产量环比降低4.34%,销量环比下降6.70%,汽车库存周期逐月增长势头依然延续,由6月份的55天增加到58天 ;加之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将进一步压缩国内钢材需求。国际方面:全球钢材市场持续疲软,2010年6月末美国金属服务中心的钢材库存达到738万短吨,环比增长5.4%,比09年同期增长23.5%,库存量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 ;6月份全球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80.6%,较5月份下降1.4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国内的高库存、高产量带来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二)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双重压力。由于国内铁矿砂受三大矿商价格垄断,今年初以来,价格上涨明显,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其中,6月份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增长33.7% ,并呈逐月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4月下旬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不断下跌,目前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低价位状态。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47%,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全行业仍处于低效益的状态,由此造成的钢铁生产成本上升和钢材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将进一步压缩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
(三)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压力增大。当前我国钢铁生产总量过高,增速过快,带来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上升,增加了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工作的难度。上半年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总能耗增长14.2%,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长13.2%。伴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这种增长模式必然受到制约。
(四)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目前,钢铁产品已成为遭受贸易保护频率最高的商品。
为此建议:一是从市场供需形势、价格走势、进出口变化、成本效益状况等方面对行业运行特点进行预警监测,引导企业以销定产,避免企业盲目生产加剧供需矛盾;二是认真落实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深入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三是适当调整钢材进出口结构与节奏,积极开展反倾销申诉、应诉工作,合理应用贸易救济手段,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