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检验检疫局从新加坡面粉中截获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舟山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 叶露飞
近日,舟山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对新加坡籍散货轮“撒加”号进行检疫,从该船的食品库中采集了面粉样品进行室内检疫。通过对样品的初处理后,检疫人员在解剖镜下发现面粉样品中存在极少量病原孢子,随后利用挑针将面粉中可疑孢子挑取到玻片上,借助ZEISS Axioskop40显微镜拍摄照片后,量取病原孢子的直径、观察孢子表面饰纹以及孢子颜色后,浙江检验检疫局判定该病原孢子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Tilletia indica Mitra)病原冬孢子,为国家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这是舟山检验检疫局2010年首次截获该病原真菌。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主要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尼泊尔、墨西哥、巴西、美国、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瑞典等地分布;小麦受侵害后将导致减产,最高达20%,严重降低小麦、面粉的品质。该病菌不仅能经种子、种质资源和贸易性原粮进行远距离传播,带菌土壤和面粉也是其载体。在实验室储存条件下,小麦印腥能存活16年或更长;落地菌瘿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能存活2-4年或更久,并能耐受-18℃的低温达12周之久;带菌饲料经过牲畜消化道后,仍能保持相当数量的存活率,说明病菌具有种传兼土传、抗逆性极强。由于小麦印腥冬抱子在1-30℃之间均可萌发,因此,一旦入侵将严重危害我国广大的麦区。目前,约有近40个国家将此病列为检疫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