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5个月内蒙古自治区稀土出口量增价扬国家调控新政值得关注
满洲里海关 田尉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10年前5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出口稀土4058吨,同比(下同)增长1.7倍,占同期全国稀土出口总量的21.6%,价值2537万美元,增长2.1倍;出口均价为每吨6251美元,上涨14%。
一、主要特点
(一)单月出口量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2009年9月起,自治区稀土月度出口量突增,进入2010年,1月、2月出口规模明显收缩,3月起出口量环比连续增长,至5月当月出口1174吨,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1.7%。同时,出口均价自2009年9月起,从低位呈震荡上涨趋势,5月均价为每吨6959美元,创2009年8月以来新高,同比上涨45.1%。
(二)主要出口至日本、美国和欧盟。2010年前 5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对日本出口稀土2345,增长6.9倍;对美国出口777吨,下降6.4%;对欧盟出口678吨增长2.2倍;三者合计占同期自治区稀土出口总量的93.6%。其余主要出口至东盟、台湾、印度等国家及地区。
(三)近五成为私营企业出口。2010年前5个月,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出口稀土1977吨,增长1.8倍,占同期自治区稀土出口总量的48.7%;外资企业出口1285吨,增长2.3倍;国有企业出口796吨,增长1.1倍。
二、行业态势
稀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第一位,我国供应的各类稀土产品,占据国际市场87%的份额 。随着近年来稀土成为许多国家竞相进口和储备对象,加之国内过度开采和出口恶性竞争致使稀土定价权缺失、资源大量流失海外,使我国的稀土储量急剧减少。
继限制稀土产量、出口配额之后,国土资源部3月15日下发通知,除特殊情况外,2011年6月30日前暂停受理稀土勘察、开采登记申请,以保护稀土资源;4月20日,《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在环保部通过审议;5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会议决定今年6月至11月期间对稀土等矿产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扭转部分地区的混乱局面;6月初,工信部和发改委已选定几家国有骨干企业对我国稀土资源进行整合,防止过度开采,以及解决生态保护、过度浪费等问题。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显示了国家对稀土资源保护的决心,将从源头上保护稀土资源,进而增强我国稀土定价话语权。
值得关注的是:
其一,目前全球稀土消耗量大部分依赖中国稀土出口的现状,加之我国对稀土资源开采、出口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进一步拉大了国际市场稀土需求的缺口,不法企业采取逃证逃税等方式进行走私出口的风险随之加大;其二,目前我国稀土出口产品有百余种,而相应海关进出口税则编码只存在相应40余个税号,部分产品与税号脱节,无法满足稀土监管需要;其三,存在部分外资企业在我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简单加工后出口,规避我国出口配额限制的风险。
三、相关建议
一是加快稀土产业整合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产业规模化,杜绝低水平生产和无序竞争,增强稀土出口定价话语权;二是应尽快规划建立稀土资源的国家级战略储备体系,进一步加强稀土资源开采、提炼及出口的管理;三是要加大对稀土出口环节的监管,加强对许可证、配额等单证的审核力度,同时缉私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打击稀土走私的力度;四是尽快完善稀土产品出口税号的编订,适应监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