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政府出台“区港联动”实施方案
常州市口岸办
为充分发挥口岸平台功能作用,进一步深化口岸与各辖市区的互动合作,放大口岸效应,更好地推动全市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常州市政府制定了市“区港联动”实施方案,并以常政办发〔2010〕52号文下发各辖市区及市各有关单位。方案主要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包括:
一、工作目标
1.建立联动平台。加快建立常州口岸、各查验部门、与辖市区、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的联动机制和互动平台。
2.增强辐射能力。全面启动“多点报关、码头放行”通关模式,将口岸功能和快速通关便利延伸到各辖市区,放大“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效应。
3.发展口岸物流。积极做大常州港物流平台,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产业,加快构建口岸物流体系。
二、工作重点
1.全面启动“多点报关、码头验放”通关模式。通过常州港进出口的集装箱货物,可就近选择查验部门本部、直通点、出口加工区及武进、溧阳办事处等办理通关手续,并根据需要选择“二次转关”、“直通”、“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企业在办理进出口货物申报手续后,直接到海关、国检码头业务现场办理货物验放手续,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2.积极推动监管创新与优质服务。进一步推行进口舱单提前确认操作,实现“进口提前报关,货到快速放行”,积极探索“无纸化通关”,加快推动“诚信通关、分类通关”,为信誉好、进出口量大的企业提供快速服务。进一步创新陆运、水运货物联动监管模式,推行“跟踪检疫”、“视频监管”和“联合检查”,完善“口岸延伸,直通放行”的检验检疫模式。继续强化“5+2”全日制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缩短审批时限,开辟“绿色通道”。
3.进一步增强口岸功能和物流平台。加快录安洲港区建设,增强码头作业和集装箱运输能力,加紧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基地和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常州机场航空一类口岸开放,培育、促进空港口岸物流产业集聚。加快构建由水港、空港口岸为龙头,以常州、武进出加区为依托,以海关、国检等查验办事机构为支撑,以直通点、铁路口岸为疏导的常州口岸大物流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多式联运,延伸进出口货物分流、分拨业务。
4.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口岸服务与联系协调制度。进一步发挥口岸管理与查验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口岸部门与各辖市区及开发区之间互动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变“事后”为全过程、全方位、主动高效、个性化服务,努力提供“及时、有效、积极、准确”的政策咨询与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口岸服务的功效和作用。
5.积极探索跨地区、跨区域口岸合作。进一步加强常州港与上海海港、空港等口岸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更加稳固可靠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为企业跨地区转关创造便利,简化通关环节,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拓展更大空间,全面优化常州口岸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