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海海关创新监管推动两港联动
上海口岸协会       
    5月3日,上海康芸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一批出口至法国的沙发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5月4日,公司报关员到上海浦江海关“陆改水”专窗为这批沙发办理通关手续;5月5日,载着沙发的穿梭巴士通过水路从外高桥港区驳运至洋山保税港区;5月7日,这批沙发从洋山保税港装船出海。如今,打算从洋山保税港区出口货物的企业可以选择这样从外港就近“借船出海”。而之前的做法则是必须通过集装箱卡车走洋山大桥运至洋山保税港再装船出海。这种做法使每个集装箱可节省400元到600元的运输成本,其中包括了部分燃油成本,这也更符合现在倡导的低碳经济环保主题。
 
    出口企业可从外港“借船出海”,得益于上海海关于去年底实施的“两港联动(陆改水)”作业模式改革。从上海口岸前往欧美的干线船都要从洋山深水港出海,以往企业必须通过陆路将出口货物运至洋山港后方能装船出海,企业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海关与上海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研讨,并从2009年12月25日起,对洋山保税港区出口货物试点实施了‘两港联动(陆改水)’作业模式改革。 “两港联动(陆改水)”是指将原先直接通过陆路运输至洋山保税港区装船离境的出口集装箱货物,改成先通过陆路运抵外高桥港区后,再由穿梭巴士通过水路驳运至洋山保税港区换装国际航行船舶离境。
 
    为了保证“两港联动(陆改水)”模式顺利运行,上海海关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专门制定相关通关监管作业流程、明确作业要求;对有关应用系统进行调整优化,协调上海电子口岸完善海关放行信息的查询功能;在浦江海关设立“陆改水”通关业务专窗,指派专人受理并跟踪相关单证的流转;在外港海关开设“陆改水”查验受理专窗,每天派专人负责试点查验工作,做到优先派单、优先查验。
 
    “陆改水”后,不仅出口企业受益,洋山港更可以藉此提升自身魅力。通过发展外高桥港区和洋山保税港区之间的水水转运业务,推动两港的“区区联动”,能够把外港的货源组织集散优势和洋山港的航线资源优势合而为一,有效降低因洋山港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陆路运输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吸引更多出口企业选择洋山深水港作为出口港,进而提升洋山港的货运吞吐量,促进洋山深水港枢纽港建设。
 
    上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两港联动(陆改水)”业务量增长明显。自去年12月25日试点启动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共受理陆改水货物262批1431标箱,货值逾1900万美元。其中,仅4月份就受理了120批共786标箱、货值逾1000万美元的“陆改水”出口货物。而据港务部门预计,若该作业模式运作顺利,仅苏锡常、南京等地区,就能为洋山港每年增加约30万标箱的吞吐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