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日照海关为“蓝色”主题注入软动力
日照市口岸办       
    据日照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日照口岸进出口货物首次突破4000万吨,达4655.75.75万吨,同比增长22%,进出口货运量居山东各口岸第一位。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打造的“三带”之一、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临海钢铁精品基地所在地、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核心区,日照在区域发展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中港口是日照最具优势的核心战略资源,是日照乃至整个鲁南地区和沿大陆桥地带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以港兴市”战略贯穿日照发展主线。目前,日照港共规划泊位280个、吞吐量6亿吨,建成煤炭、矿石、集装箱、原油、散粮、木片等生产性泊位44个,并于2006年底成功跨入全国亿吨大港的行列。
 
    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日照海关突出“蓝色”主题大打服务牌,不断致力于为港口发展注入软动力,进一步提升港口对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拉动力。今年以来,日照海关针对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开展调研分析,出台多项服务措施。允许进出港区船舶提前办理出入境手续,船舶停靠码头后即时装卸、即时出入境,提高码头、泊位使用效率,缩短船舶在港的非作业停靠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针对海运进口铁矿砂、大豆量大税多的特点,允许企业“分单申报、分票缴税、分票放行”,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提高通关速度;船到锚地后,即办理舱单到港信息确认工作,使进口大宗散货即时报关放行,避免巨额滞港费用产生;坚持24小时预约通关,合理调配监管力量,采取货物提前申报、担保验放、车船直取等便捷措施,为靠港货物及时办理通关手续。据统计,前4个月,该关无查验进口报关单两小时内通关放行率达100%。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港口对鲁南及广阔内陆腹地的服务和拉动能力,海关打造“区域通关”模式,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跨省、跨区域通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企业在内陆和日照之间的往返奔波,等于将日照港延伸到了西部省份。自2007年“区域通关”模式在日照口岸正式实施以来,日照海关多次参加了省市组织的现场推介活动,远赴广西、山西、新疆、甘肃等地宣传海关政策和服务,积极吸引货源。截至目前,包括新疆、海南、黑龙江等20个省市的外贸企业均可在日照港以“区域通关”模式进出口货物。仅今年前四个月,日照海关监管“区域通关”模式进出口货物434万吨,占货物总量10.24%。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