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到港、完成进口申报、货物出港区,海关通关手续连贯且快捷,在整个进口物流过程中我们不用再往返奔波。” 海宁最大皮革沙发生产企业――蒙努集团公司老总以往一有出口生意就忙着跑上海,现在能在“家门口”乍浦港轻松实现货物报关出口感到很满意,“从今年初,我们尝试在乍浦出口,到目前为止已经走了82箱、货值100万美元,速度、成本方面都得到外商肯定。在当前皮革企业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能省的费用当然要省。”
素有“中国皮革之都”称号的浙江海宁,2008年皮革产业总产值达到178亿元。然而不少海宁皮革老板的心中却有一个“结”:明明家门口有一个港口,却因为航线有限、运力偏小,不得不多花上一笔运输费,舍近求远地跑上海、宁波。杭州海关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依据乍浦港实际情况,适时推出了“港港联动”通关模式:通过开通“乍浦―宁波”、“乍浦―洋山港”间船舶内支线,用相对省钱的水路运输取代原先乍浦港与口岸港口间的陆路运输。同时,配套推出“属地报关、多点验放”的便捷通关方式,嘉兴本地企业可就近选择市内任一海关现场报关,就近选择货物查验场地,而货物则通过“港港联动”模式从乍浦港启运后经口岸港口直接运往目的地。
海关接受企业申报交单,无特殊情况半小时内即可完成审单、征税等通关手续。在企业收到放行信息的同时,嘉兴港区会同步对货物进行验放。”嘉兴海关驻海宁办事处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快速通关的“成本账”,“从试点反馈来看,‘港港联动’可为外贸企业节约进口通关成本30―40%,企业通关瓶颈得到舒缓,港区物流得以快速运转。
既可以提高通关效率,又可以降低成本,“港港联动”下的“提速降本”让“走乍浦”成为越来越多海宁企业的首选。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从2006年进口160个集装箱到2008年进口1000多个集装箱,目前公司进口的皮毛制品和化工原料全部从乍浦港申报进口,全年能节约物流成本上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