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总额为1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9.7%。其中浙江省对俄出口11.5亿美元,下降42.5%,大于同期全省出口总体降幅22.9个百分点,降幅居浙江省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自俄进口5.2亿美元,增长39.6%,增速同比回落15.7个百分点。6月份,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总额为4.1亿美元,同比下降20.4%,其中出口2.4亿美元,下降44.5%,依然没有走出今年1月份以来的低迷态势,进口达到1.7亿美元,增长1倍,延续了5月份进口高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浙江省对俄累计贸易顺差6.3亿美元。
上半年,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一般贸易占绝大部分,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出口高速增长
上半年,浙江省对俄罗斯一般贸易出口10.6亿美元,下降41.8%,占同期全省对俄出口总值的92.2%,一般贸易进口4.3亿美元,增长1.1倍,占同期全省自俄进口总值的82.7%;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分别为0.3亿美元和0.9亿美元,下降79.5%和49.8%;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进、出口值分别为4156万美元和77.7万美元,增长10.1倍和32.4倍。
二、私营企业进、出口占主导,国有企业进口大幅增长
上半年,浙江省私营企业自俄罗斯进口2.3亿美元,增长65.5%,占同期全省自俄罗斯进口总值的44.2%,出口7.1亿美元,下降36.7%,占同期全省对俄罗斯出口总值的61.7%。外商投资企业自俄罗斯进口0.9亿美元,下降13.9%,出口2.5亿美元,下降48.3%。此外,国有企业自俄罗斯进口1.6亿美元,增长1.9倍,出口1.1亿美元,下降49.8%。集体企业自俄罗斯进口0.4亿美元,下降45%,出口0.8亿美元,下降54.1%。
三、钢材、纸浆、初级形状塑料等商品进口增长,己内酰胺、成品油进口下降
上半年浙江省自俄进口仍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其中钢材进口11.7万吨,增长228倍;纸浆8.4万吨,增长20%;初级形状的塑料3.8万吨,增长9.6倍。同期,铁矿砂、原油、钢坯分别进口47.1万吨、8万吨和4.5万吨,而上年同期均没有进口记录。此外,自俄进口己内酰胺1.7万吨,下降5%,;进口成品油4.7万吨,下降24.6%。
四、各主要类别商品出口均大幅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好于整体
上半年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机电产品4.7亿美元,下降49.2%,占同期全省对俄罗斯出口总值的40.9%。纺织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出口形势好于整体。上半年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8亿美元,下降41.4%;鞋类1.7亿美元,下降26.3%;纺织纱线及织物制品1.2亿美元,下降33.1%,均低于同期全省对俄出口42.5%的降幅。
浙江省石油、天然气、铁矿砂等天然资源匮乏,但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发达,俄罗斯则天然资源丰富,但轻工业相对落后,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有着良好的互补性。随着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政治关系不断深化,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额大幅增长,2006~2008年连续三年进出口额增速保持在40%左右。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出现下滑,具体原因有:
一、金融危机导致双方国内需求减弱。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中俄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和扩大内需,我国调整了进口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起重新开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用于投资改造的进口需求因卢布贬值进口成本升高而受到抑制。在上述双重因素影响下,浙江省对俄罗斯的机电产品贸易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与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出口4.8亿美元,下降49.2%,降幅远高于整体水平。
二、原材料价格走低使得自俄罗斯进口额增速降低。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今年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在大宗原材料自俄罗斯进口量不变甚至增长的情况下,价格因素使得进口额增速出现下降。上半年浙江省自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中,钢材、纸浆、初级形状塑料和己内酰胺的均价分别下跌了89.4%、36.1% 、47.9%和46.6%。
三、卢布大幅贬值导致俄罗斯进口购买力下降。根据俄罗斯银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卢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33.2702,比去年同期的23.9184贬值39.1%。卢布大幅贬值,抑制了其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直接导致浙江省对俄出口受阻。
近期俄罗斯执法机关在打击“灰色清关”过程中,陆续查封了大批在俄华商货物,关闭了华商集中的切尔基佐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