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通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转化,结合职能工作,突出机制创新,全力保障和促进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实现南通市“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创新检政企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地方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协调江苏检验检疫局与南通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检企牵手实施百千万亿服务工程;与海安、如皋、如东等地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海安紫菜加工集约化生产,扩大出口;推动如皋出口服装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建设,促进如皋出口服装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优化升级;推动如东特色农产品、食品扩大出口。与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对其进口废钢实行全过程检验检疫新模式,加快通关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增效。
二是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机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把关成效。先后出台“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服务年”活动方案和“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认真贯彻上级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南通进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努力为南通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面临金融危机,南通出口食品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共出口食品3175批,重量34795.66吨,货值9422.44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34.4%、15.9%和5.9%。
三是率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构筑严密防控甲型H1N1流感立体网络。组织开展口岸疫情普查及实蝇、舞毒蛾监测等工作,加强口岸船舶检疫,上半年截获各类有害生物319种2828种次。发挥南通口岸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长单位的职能作用,率先在全省系统与地方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医疗部门建立医学处置机制,与口岸海事、海关、引航、边防、码头等部门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使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政府的各项防控要求迅速得到贯彻落实。自4月下旬启动防控工作以来共对来自疫区的188艘次船舶、3015人次入境人员实施锚地检疫,成功排除1起疑似病例和3起发热病例,封存来自疫区猪肉产品10批次、842千克。南通局扎实的防控措施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全省防控工作提供了经验。
四是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发展的实效性。顺应“保增长、调结构、稳外贸”要求,制定实施“深化‘检企牵手行动’实施百千万亿服务工程”活动方案,贯彻落实“防滑坡、保增长、促发展”确保外贸健康稳定发展若干措施,运用检验检疫技术、信息、人才优势,为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各项举措,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途径和服务办法,将各项优惠扶持措施和减免收费政策落到实处。与市重点项目王子制纸有限公司、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饲料有限公司签订进口设备检验工作协议,对其进口成套设备,实行专家会诊式检验,确保进口设备的质量安全;对进出南通口岸的对台直航船舶实施快速验放,促进对台贸易发展;上半年为南通外经贸企业减免检验检疫费1000多万元,切实降低了产品出口成本,提升企业出口信心。
五是创新培训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先后印发中层干部高校研修培训基地实施方案等3个方案,将培训课堂设在企业、高校、实验室,构建起多元化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人员的检验监管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培养出一支执法能力强、检验技术全、监管水平高的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