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沈家门海事处会同普陀山海事处、六横海事处(筹)和社会搜救力量,组织开展了一次海上搜救、溢油应急演习。
近年来,普陀临港工业快速发展,辖区防污染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1―6月份,沈家门辖区危险货物吞吐量达到了79.3124万吨,同时,作为“四客一危”重点区域,1―6月份客船进出港签证54273艘次,旅客吞吐量达到540.7001万人次。此次演习针对辖区监管重点,旨在磨合相关海事处、社会应急队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及应急力量的调配,验证和提高海上搜救、油污应急处置能力,在险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7月1日1425时,演习正式开始。航经于马峙锚地的客轮“马峙2”与进入锚地抛锚的油船“马峙1”碰撞,客轮“马峙2”艏尖舱破损进水、油船“马峙1”燃料油舱破损,部分燃油入海。沈家门海事处接到“马峙1”的求救后,立即启动《沈家门海上险情应急反应工作规定》,迅速成立应急指挥组,确定应急反应船艇、总指挥和现场指挥,并协调辖区清污应急力量前往现场清污。
1450时,指挥艇及现场处置艇抵达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助方案,联系“新海华19”、“永跃拖3”到锚地进行人员转移和船舶拖带。此时,“马峙1”通过船员自身救助,溢油破损口已堵漏成功,船舶和人员无危险。1500时,“新海华19”成功与“马峙2”并靠,用5分钟时间将船上20余名船员迅速转移,同时,“永跃拖3”在附近待命。1505时,海源公司布栏艇抵达现场,在“马峙1”周围开始布设200米的围油栏,控制海面浮油扩散,3艘清污小船抵达现场,对海面浮油进行清除。1520时,“新海华19”报告旅客全部被安全转移至墩头客运码头,5分钟后,事故客轮“马峙2”也被安全拖带至船厂码头。1527时,“马峙1”前的围油栏布放工作结束,溢油得到有效控制,但围油栏附近仍有一定面积油花,清污工作进一步进行中。1530时,各船舶报告清污结果,清污完毕。1540时,在确认人员安全转驳、海面油污基本清除,事故得到有效处置后,总指挥根据现场指挥的建议,宣布演习取得圆满结束。
此次演习出动海巡艇3艘次,清污船和布栏艇4艘次,客船2艘次,拖轮1艘次,油船1艘次,出动海事执法人员22人次,发动社会搜救力量工作人员50余人次,在社会应急力量的组织协调,人员转移、溢油布控和清污方面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提高了沈家门辖区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此次演习邀请了当地新闻媒体到现场观摩,借助媒体力量向社会宣传安全意识,提高海事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