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海海关“批量复核”审单作业模式拦截偷税大显身手
上海口岸协会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法力藤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偷逃400余万元关税一案进行开庭审理。这一引起诸多关注的巨额偷逃关税案是如何被“揪”的?据上海海关透露,这起涉案数百万元走私大案的蛛丝马迹最初只是散布于诸多报关单数据中的几个异常数据。

    为了确保国家税收应收尽收,上海海关审单处明星团队彭非审单工作室定期对某类进口商品实施放行后的“批量复核”。所谓“批量复核”是上海海关于2007年10月推出的一种审单作业新模式。这种审单模式通过将审单环节由“放行前”延伸至“放行后”,将审单方式由“逐票审核”转变为“批量复核”,便于发现之前逐票审单时不易发现的问题,也因此为堵截走私偷税又加上了一道“双保险”。

    就是在对法藤产品实施“批量复核”过程中,审单关员发现法力藤的代理公司仅仅“规矩”了三个月,又开始在归类申报时“出错”了。其规律是进口数量较多、总货值较大的几票法藤产品均“错误”地以税率6.5%予以申报,而另几票进口数量较少、总货值较低的则是按照35%的正确税率归类申报。

    根据彭非工作室关员的提示,海关办案人员迅速介入调查。在对市场上法力藤颈圈、腕圈等商品价格进行收集排摸后,法力藤公司“低报价格”的嫌疑日渐清晰。经过上海海关缉私局对企业财务资料的进一步核查,几经周折终于从代理法藤产品进出口的上海华城船务公司内部查获两套真假发票,其中一套为用于企业实际经营的真实价格,另一套则是专门用于向海关申报进口时用于低报价格的伪造价格。至此,法力藤公司及其代理公司涉嫌偷逃税款的走私证据确凿,一起数百万元的走私大案也由此水落石出。

    “通过对报关单实施‘批量复核’到‘挖’出几百万的走私大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海关不断创新作业模式必然会让走私行为无处遁形!”统计数据显示,自启动“批量复核”工作试点至今,上海海关通过这一手段累计查获案值超过4亿元,实现补税约1.4亿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