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空港机场海关以“优化通关环境、优化口岸服务、优化协作配合,提高口岸工作效率,树立口岸整体形象”为目的,以建设“安全、高效、廉洁、和谐”的国际一流口岸为目标,深入推进业务改革,不断深化“文明口岸”建设。其主要做法是:
一、推行业务改革,优化口岸秩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优化空运进口货物查验流程。从今年1月3日起,机场海关在进口货物查验环节变查验货物“分散送达”为“集中运送”,通过规模化运作,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变海关查验“被动等待”为“主动排班”,通过合理安排查验时段,适时调配查验资源,削峰填谷,有效改变原先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关员难以兼顾查验与服务质量等现象;变监管仓库“随意管理”为“自觉管理”,通过业务培训、下库巡查、信息监控、量化考核、分类评审等措施,促进仓储企业自觉在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运作上下功夫,改善执法环境。二是全面落实旅客申报制度改革措施。为确保浦东机场T1航站楼和虹桥机场旅检大厅边使用变切换,制定快速行动方案,克服候机楼通道点多的不利因素,利用两制度变更时间先后的航班空闲期,在10分钟内快速同步更新、调整了进出境大厅的各类设置。从2008年2月1日0时新的旅客申报制度实施以来,旅客通关手续得到进一步简化和规范,社会反响良好。三是推行出口货物通关无纸化改革。自今年3月27日起在空运出口普货、快件两个渠道全面实施以来,成效比较明显,单票出口单证海关作业时间明显缩短,一线人力资源紧张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现场关员自由裁量权相应减少,海关廉政风险进一步降低。
二、配合T2运营,展示口岸形象。一是结合旅客申报制度改革,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在T2航站楼内配备60名关员,将T2航站楼旅客通道设置由原来的卡口式改为红绿通道式,实现旅客分流。增设“客带货”业务专柜,提供24小时服务,确保“客带货”不滞留、快通关。二是结合T2环境布局,合理设置通关监管流程,并设立无障碍专用通道。三是加强内外协作,营造文明执法、规范服务环境 。加强与口岸办和机场集团等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圆满解决并落实T2航站楼海关办公用房和相关设备问题。同时主动走访机场建设指挥部、浦东机场股份公司、各航空公司以及其他口岸联检单位,宣传海关各项监管规定,征求对旅检通道改造、海关标识设置等内容的意见。
三、加强奥运安保,确保口岸平安。一是深入思想发动,强化全员意识。结合查获藏独物品案例分析,营造“人人参与,正面拦截,认真履职,为国建功”的氛围。开展业务知识、外事纪律、日常礼仪培训,增强实战能力和服务技能。二是设立奥运专窗,提供便捷服务。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26批进境涉奥物资办理通关手续,总货值570.61万美元。三是完善监管机制,突出查缉重点。分关、处两级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强化风险管理,对进境行李、货物进行风险布控。突出监管重点,合理配备监管力量,加大对武器弹药、生化危险品、卫星接收器,以及“藏独”、“法轮功”等反动宣传品的查缉力度。四是密切对外联系,优化协作配合。走访奥组委上海地区相关部门,大力宣传海关政策法规,了解奥运会人员和物资在上海口岸出入境等情况,加强与市反恐办等涉及奥运安保的相关机构的联系沟通,先后与虹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四家地面代理公司及其安检部门签订《奥运安保合作协议》,完善合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
四、强化应急处置,维护口岸和谐。一是加强应急值守。实行关领导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各业务现场负责人加强现场巡视、指挥和信息报送。完善细化值班人员职责要求和信息报送工作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货运渠道采取增派审单人手和延长集中通关时间等措施,确保当天单证当天办结。二是优化口岸服务。年初的雪灾造成大量航班延误,大量旅客滞留候机大厅,关员们主动做好安抚工作,协助维持候机楼秩序。为保证道路安全通畅,各处室组织人员及时清扫办公楼、报关大厅、卡口等主要监管场所积雪,加盖稻草、防滑垫,适时指挥疏导交通。三是积极为抗震救灾物资提供通关便利。5月16日至22日,通过货运渠道共快速验放18批用于救灾的生活、医疗和航空救援设备,共计27.15吨,折合美元约152万元。通过旅检渠道快速放行韩国14人医疗队及其携带进境的抗生素药品、便携式B超机、外科手术设备等,约6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