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我省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取得成效
浙江省口岸协会       

自去年5月30日,沪、苏、浙一市两省政府分管领导共同签署《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以来,我省切实加强对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由省大通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在省打私与海防口岸办)具体负责牵头落实协作工作。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国家驻浙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执法管理部门均将协作工作纳入本系统大通关重点工作,认真学习沪苏先进通关监管模式,主动研究启动合作项目,有力推动协作工作进展。

一是区域通关监管协作扎实推进。海关部门扩大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便捷通关模式适用范围。目前,杭州关区、宁波关区适用该模式企业达到862家,居全国前列。据测算,在该模式下企业进出口货物在宁波口岸通关时间由原来的0.5至1天缩短到了5至10分钟。同时,海关部门通过试点开通“浦东国际机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机场”和沪甬“虚拟航班”监管业务,成功推出沪浙空运货物转关监管新模式,实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向我省延伸。浙江检验检疫局、宁波检验检疫局与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地检验检疫局建立了六局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商定对纳入“绿色通道”制度的企业实施区域货物通检便捷模式,即经产地检验检疫合格后,在沪、苏、浙、甬、皖五地任何口岸出境免于口岸查验,检验检疫机构直接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予以放行,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区域大通关服务。浙江、上海基层边检部门积极协商,建立了系列协作机制。宁波北仑港边检站与上海洋山港边检站签署《提升边检服务水平优质服务联动建设协议》,合力打造快速通关海域;嘉兴边检站与上海金山边检站以数据交换、信息查询、平台共享为主要方式,实现了船情动态与情报信息的互动;杭州边检站和上海浦东边检站签订了奥运主、备降机场边检合作协议书,共同加强奥运安全保障工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虚拟空港达成始发货物陆空转运协议。根据该协议,苏州工业园区的货物在苏州报关后通过卡车航班运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然后通过杭州至东京、大阪每日的航线直接转运至美洲、欧洲各地。这种新转运模式大大缩短了货物流转时间,提高了航班载运率,为货主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渠道。

二是具体协作项目逐步落实。根据长三角大通关协作年度轮值方上海方面的牵头安排,我省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努力推进年度两个具体协作项目:

以长三角海事船舶动态信息共享为切入点,推进长三角地方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经上海、浙江两地口岸办、海事局和地方电子口岸运营单位多次协商,形成《长三角地方电子口岸平台互联互通方案》,确定首先由海事部门在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建立船舶动态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互联互通来实现长三角口岸船舶动态信息共享。经沪浙两地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先后完成了浙江电子口岸与上海电子口岸以及与宁波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的数据联调工作。5月8日,上海海事船舶动态信息通过上海电子口岸传输至浙江电子口岸,两地电子口岸首次实现信息共享。

以支持、指导和服务货代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为主要内容,促进诚信口岸建设。按照上海方面的安排,在沪苏浙三地分别开展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口岸查验单位支持、指导服务货代行业信用等级评估签约活动,推进货代企业信用建设。目前,省打私与海防口岸办在牵头协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以及浙江货代仓储协会、宁波货代协会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口岸查验单位支持、指导和服务货代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促进诚信口岸建设协作备忘》,并将于近期举行签约仪式。

三是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形成。我省积极倡议并大力支持上海方面创办了《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信息》,有效构建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日常工作沟通交流平台。目前,该信息刊物已出三期,录用我省有关协作工作动态信息6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