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为亿吨大港健康发展打造绿色“防护层”
张家港海事局 邱德春       

绿色环保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张家港港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张家港海事人以保护长江清洁为己任,强化水域污染防治,在浩瀚长江上为港口发展筑起了一道绿色“防护层”。

张家港港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亿吨大港,也是我国重要的危险品运输集散地之一,危险品吞吐量位居长江沿线第一位。2007年危险货物吞吐量高达1097万吨,拥有危险品作业单位13家、危险品码头泊位34个、危险品品种121个,同时设有2个水上服务区,共有加油趸船8艘。作为长江水上交通安全主管部门,仅有在编职工不足百名的张家港海事局积极应对港口发展形势,通过建立安全与防污染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水域污染源监控、建设节约型机关、认真实施“长江保护”工程等举措,实现了今年以来辖区水域的零污染。

多措并举 实施长效防污管理

由于港口规划问题,张家港港危险品码头布局分散,在港口的上、中、下都建有危险品码头,特别是有些危险品码头处于长江下游狭窄弯曲的福南水道单向控制段。为加强辖区危防管理,张家港海事局充分运用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并建立了危险品长效管理机制。2007年,该局分别编制并通过张家港市政府颁布了长江水域《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了危化品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今年以来,该局通过现场调查、广泛宣传,对辖区7家船舶垃圾接受单位建立了电子档案,为督促相关单位做到船舶垃圾的完整接收和规范处理,杜绝船舶垃圾二次污染提供了保障。在危险货物进出港监管中,该局做好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监管,从船舶进港申报开始,在审核、审批、现场监控、现场检查、离港等各个环节完善管理程序,落实管理措施,形成管理合力,达到有效监管。在重点危险品品种的监管上,该局严格落实三级审批制度,同时强化危险品作业现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船岸检查制度。在监管手段上,该局充分研发、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施有效管理。结合江苏海事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推进,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强化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综合利用了现场海巡艇、VTS雷达系统、CCTV系统、AIS系统等各种有效资源,对危险品船舶进行标注和跟踪,确保船舶航行过程的安全。该局还鼓励和支持危化品码头建立船舶使用标准,提高船舶准入门槛,规范危化管理。此外,还深入推进对辖区内从事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和集装箱装箱单位实施备案管理、开展诚信服务,进一步规范了代理行为,尽可能地减少了危险品水上交通及污染事故的发生。

专项治理 提升污染物减排成效

为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张家港海事局结合辖区实际和“保护长江”工程活动要求,开展了2008年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专项行动。

在专项行动中,该局认真开展防污宣传教育,普及防治船舶污染知识,强化人员环保意识。对去年已实施铅封的所有船舶进行了复查,铅封损坏复封率达到100%。对新增的适封船舶进行了调查摸底,将于6月底前完成铅封工作,并将其纳入长效管理。同时还将今年6月底前对去年以来有关铅封的申请、审批、检查情况录入船舶防污染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铅封船舶的防污染设备运行情况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检查。为配合“隐患整治年”和“两防”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的顺利进行,张家港海事局还积极开展了辖区污染源的普查,查找安全隐患。4月24日,该局执法支队对辖区的9个水上加油站点进行了检查,对可能存在的污染趋向、防污染设备设施的配备情况以及防污染的具体措施作了详查。

在开展加强污染物专项治理的同时,该局还开展大巡航活动,加强现场监控力度,有效处置了污染险情和安全隐患。3月5日晚,该局多个部门联合检查小组在对张家港东港区重点码头进行夜间陆域巡查时,成功处置了一起水上溢油险情。19时07分,海事人员在处理危险品码头中油泰富码头两艘货轮停泊安全间距不足、围油栏未敷设到位、超宽靠泊等问题时,忽然听到异常声响,经及时检查发现,正在卸汽油的“兴航油1008”轮上部分汽油从货舱盖喷溢至甲板,而此时该轮船员正在用晚餐,现场无人值守。在海事人员的及时指挥和协助下,船舶及码头人员及时使用棉絮、吸油毡等防污器材对溢漏至甲板的汽油进行了清理,由于处置得当,溢漏现象未对水域造成污染。5月7日下午,联合巡查小组在对内宁兴化工有限公司液化码头进行现场检查的时候发现,满载危险化工品甲苯的液货船“海洋卫士”正在卸货的同时,码头严重违反《明火作业许可证》中所列安全措施,擅自在附近进行明火作业。由于甲苯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有毒化工品,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工,并收回了明火作业许可证,及时制止了一起重大事故隐患。

小事做起 推进节约型单位建设

节约无小事。张家港海事局坚持从小事抓起,全面启动了节约型机关建设。该局积极倡导节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求海事职工从点滴做起,争做蓝色文明的倡导者与弘扬者,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作贡献。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购买或更新设备时,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等工作中,该局加强保养和维护,最大限度地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并尽量降低办公、通讯费用支出,减少会议、出差等公务活动的经费开支。同时,要求职工从身边事做起,做到“四个一”,即,节约每一度电,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工作完成后及时切断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电源,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关”;节约每一滴水,用水完毕或发现龙头滴水现象,随手关闭水龙头,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提倡二次水的再使用;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注意信封、复印纸的再利用,同时,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非涉密文件尽量通过网络传送,进一步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特别是严格控制各类信息简报的印发,做到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印发,需要印发的,严格控制印发数量;节约每一升油,紧急公务活动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得分别乘用几辆公务车。该局还抓住财政体制改革的契机,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研究,统筹管理各项财务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事业经费,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努力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通过有效举措,把节约意识贯穿到了局全部工作之中,营造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节约能源在该局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