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宜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不容乐观
商务部
今年1―3月,宜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102631吨,同比下降24.4%,其中进口68285吨,同比下降33.2%,出口34346吨,同比增长2.7%。1―3月进出口集装箱累计完成2306标箱,同比增长2.7%,其中进口280标箱,同比下降32.9%,出口2026标箱,同比增长10.8%。全省排位第三,次于武汉、黄石。
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市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2.1%、31.3%、71.2%。我市主导出口产品湖北兴发、湖北宜化、湖北新洋丰的化工产品与建材产品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然而,在我市进出口总值1-3月累计过1000万美元排名前8位的企业中,就有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厂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因为是超大件,不能以集装箱形式运输,影响了宜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增幅;我市传统出口产品农产品罐头的出口由于继续受到输欧桔子罐头遭受反倾销的影响,同比下降25%;到马来、新加坡的货物航线价格上涨也影响了我市出口企业的出口;橄榄石出口限重22吨/TEU等原因,造成橄榄石出口下降(原出口25吨/TEU),这对于附加值不高的橄榄石出口影响较大。
2008年宜昌口岸全年目标确定为进出口货运量60万吨,进出口集装箱量1万标箱。1―3月,宜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进出口集装箱量、出口货运量、出口集装箱量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7%、23%、23%和25%。仅出口集装箱量一项指标达到进度要求。一季度宜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及集装箱箱量形势不容乐观。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市口岸办将着力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围绕宜昌水运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营造高效便捷优质通关环境的工作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口岸联系会议制度,完善口岸联络机制,认真做好调研工作,确立一批重点通关联系单位,对宜昌进出口企业整个通关环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调研,找出通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实现宜昌口岸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