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口岸新旅检通关大楼项目是2008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3月3日吴浩峰书记在公路口岸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了该项目的选址、规模、外立面方案等事宜,并对工期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口岸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工程项目推进组,分工负责,倒排工期进度,立即着手进行公路口岸新旅检通关大楼项目图纸设计和开工前各项工作。
当日下午,市口岸委即组织地质勘探队伍进入口岸现场作业。3月5日,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到现场勘查,并研究具体设计方案。3月18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再次携新旅检通关大楼设计方案及完善后的外立面效果图来我市征求意见,吴浩峰书记等领导听取了汇报,并对新旅检通关大楼设计方案及外立面效果图进行了调整。按照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建筑主体高24米,相当于7层普通楼房的高度,共分三层,平均层高7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工程造价由原来的1.2亿元压缩到9000万元左右。3月23日,市口岸委组织供电部门进入现场铺设临时电缆和迁移箱变站。3月下旬,协调海关、国检、边检、安全等部门拆移了施工区域内的监视器、报警器等设备。3月30日,组织施工队伍进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围封,拆除地面建筑,移除树木、草坪,改迁供热、供水管道,场地平整等施工。4月2日与边防检查站签署了施工队伍进入现场有关协议,并召开两次专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施工车辆、人员,特别是进料等临时车辆、人员进入施工区的顺畅。目前,已有近200人办理了进入公路口岸施工区域的通行证,车辆10余台,其他有关人员、车辆的通行证正在陆续办理。4月7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携带调整后的基础图纸来我市,就设计方案再次与口岸委交换了意见,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技术交底,并进入施工现场放线。同时,口岸委与施工单位详细研究了施工具体方案和工期计划,对工期、安全、卫生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截止4月7日,现场临时电缆铺设和箱变站迁移工作已完成;施工用电、用水等已准备就绪;施工现场围封、场地平整等工作已完成;与有关部门协调依法依规办理项目施工招投标手续;大部分施工、监理人员已进驻施工现场;完成了《满洲里口岸旅检大楼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办理项目立项各项手续,其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土地勘界报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已办理完结,正在聘请专业部门编制环评报告和办理项目用地手续、《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
为确保新旅检通关大楼项目年底竣工,在工程建设资金暂不到位的情况下,4月8日,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6月30日主体建筑封顶;9月30日前完成主体外装修;11月底工程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