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盐田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人员在查验广东东莞某公司申报的一批莫桑比克产带树皮铁豆木原木时发现一只活体蜗牛,经鉴定,这种蜗牛为我国禁止进境的非洲大蜗牛。盐田检验检疫局已按规定对该批货物全部实施熏蒸除害处理。前不久,江苏昆山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对来自台湾进境集装箱进行查验时,也在木质包装上发现数只活体蜗牛,经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鉴定,福建局周卫川研究员复核,确认为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为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国内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国际有“田园杀手”之称。该蜗牛原产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十分贪食、繁殖力强、抗逆性强,可危害100多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对蔬菜、花卉、甘薯、花生可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吃光植物枝叶。1932年,我国台湾地区将非洲大蜗牛作为食物引种繁殖,后来部分被弃于田野,结果上世纪50年代导致了台湾地区农业的毁灭性灾难。此外,非洲大蜗牛还是重要寄生虫、植物病菌的传播媒介,可传播肝吸虫、结核病、嗜酸性脑膜炎以及人畜共患的广眼线虫病等。
非洲大蜗牛贝壳大型,长卵圆形或椭圆形,有石灰质稍厚外壳,壳高130毫米,宽54毫米,具6.6~8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螺旋部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为壳高的四分之三左右;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底色为黄色至深黄色,具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呈玉白色,其余螺层具断续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蓝白色或浅紫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纹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卵圆形,口缘完整简单,外唇薄且锋利,易碎;内唇贴覆在体螺层上,形成“S”形蓝白色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暗棕黑色,黏液无色。卵圆形,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