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西口岸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大开放主战略,以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为目标,强化口岸综合管理,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加快推进口岸区域合作,口岸工作实现了全面发展。
一、口岸客货运量快速增长,口岸达标建设取得新成绩
2007年,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达到109.51万吨,进出口国际集装箱88899重标箱,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43.37%和48.30%。南昌航空口岸客运首次突破5万人次,达到56255人次,增长36.60%,首次迈入了全国达标航空口岸序列。
二、航空货运枢纽项目进展顺利,航线开辟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引入外籍航空公司执飞航线实现零的突破。经过省市及有关单位共同努力,成功引进了香港航空公司执飞南昌―香港航线,填补了我省由东方航空公司每周四天直飞香港留下的空白,实现了我省每天都有直飞香港的航班;同时也结束了昌北机场自2004年被批准为国际机场以来无外籍航空公司执飞国际(地区)航班的历史。
二是积极推进国际国内航线开辟。南昌-墨尔本、悉尼共享国际航班已获海关总署批准,2008年有望开通。到目前为止,我省已通过共享航班形式开通了6条国际航线,分别是南昌至洛杉矶、温哥华、巴黎、法兰克福、新加坡、吉隆坡国际航线。国内航线航班也在不断开通和加密,目前投入昌北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有13家,航线27条,通航城市达29个。昌北机场周航班量达378班次,比上年增加了近100余班次,增长35%以上。
三是稳步推进昌北机场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项目。机场跑道扩建、申报国际航路、申请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中心经营资格等项目推进的关键环节正加紧进行。2008年6月有望正式运营,届时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航空货运的一个重要枢纽。
三、铁海联运发挥重要作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2007年,全省口岸陆路运输进出口货物19.1043万吨,进出口国际集装箱13368重标箱,分别增长139.03%和158.47%。
一是铁海联运发展迅猛,品牌效应日益显现。2007年,顺利开通了南昌―上海、赣州―深圳铁海联运班列,并实现了南昌-厦门铁海联运班列双向对开,促使南昌―深圳铁海联运班列转为“五定班列”并进入铁道部运行图,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定班列”,使该条线路将不再受春运和铁路运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省开通的铁海联运线路已经达到5条,分别是南昌至深圳、厦门、上海,赣州至厦门、深圳,在中部省份处于领先位置。2007年,全省通过铁海联运完成集装箱运输8164重标箱,增长45%,占全省进出口国际集装箱量的9.18%,占陆路进出口国际集装箱运输的60.88%。铁海联运的快速发展,全方位地打通了我省铁路出海口,不仅为省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进出口物流运输选择,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据不完全统计,在实施“包量运输、运价下浮”政策优惠后,每条线路的运价约降低了30-50%。
二是赣港公路运输效益明显,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2007年,我省实行了“赣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将原通关成本需要300元、用时1-2天减少为只需2元、用时3分钟,进一步提高了我省与港澳之间公路进出口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全年通过省内口岸公路运输的进出口国际集装箱5227重标箱,增长269.14%。
四、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水运口岸功能得到提升
2007年,全省水路运输进出口货物90余万吨,国际集装箱7.55万重标箱,分别增长31.85%和37.90%。其中:九江港水运口岸进出口货物56.88万吨,国际集装箱50206重标箱,分别增长33.60%和38.75%;南昌国际集装箱码头进出口货物33.13万吨,国际集装箱25325重标箱,分别增长28.96%和36.24%。
一是内支线班轮运力不断加强。上港集团投入“集海之明”号班轮,开通上海洋山―九江内支线班轮,实现了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的无缝对接。
二是新开通了南昌―南京的水运内支线。这是南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水运内支线班轮的第二条航线,该内支线不仅为南昌―上海洋山港的内支线运输寻找了新的中转途径,同时也成功地将国际航运巨头美国总统轮船有限公司引入南昌,成为多年前开通南昌至上海内支线班轮以来的第2条从南昌出发的水运线路。
三是加大了口岸码头建设。九江港口码头建设进入启动阶段,一批口岸码头正在规划之中。
五、电子口岸建设稳步推进,应用开发取得新进展
一是完成了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顺利完成电子口岸方案设计招标和第一期设备采购,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已完成安装调试并上线运行;二是完成了电子口岸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三是完成了电子口岸应用项目开发调研。就电子口岸中的出口加工区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和加工贸易联网审批系统的项目开发组织了多次调研,掌握了相关资料,已着手进行软件招标和软件开发工作。
六、全力开辟新的出海口,大力推进“无水港”建设
2007年,在全省口岸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宁波海关、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宁波港集团公司与上饶市、鹰潭市分别签署《建设上饶“无水港”合作备忘录》和《建设鹰潭“无水港”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两地将共同规划、投资建设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推进铁海联运建设,全面实施“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和“产地检验、口岸放行”的通关通检模式,打通浙赣沿线物流新的出海通道,提高两地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
七、口岸大通关区域合作迈出新的步伐,区域合作战略框架初步形成
为加强我省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沿海省市的口岸区域通关合作,我省签署了多个口岸区域合作协议。一是与上海签署了《上海与中部六省加强口岸大通关合作促进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框架协议》;二是与沿海部分城市签署了《沿海部分城市与中部六省口岸跨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是与海关总署、国家质监总局签署了《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合作框架协议》;四是与中国外运总公司签署了《关于同中部六省签署加快物流和物流金融发展的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