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为有源头活水来陕西检验检疫局深化内部改革纪实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       

在盘点陕西检验检疫局2007年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新亮点,这些亮点彰显了该局深化内部改革所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扩大结合点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20071212,陕西局与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关于确保陕西输俄、输蒙水果质量安全,扩大出口的合作备忘录》。俄罗斯是陕西水果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仅200711月,经陕西局检验出口俄罗斯的水果达277批、10390吨,而陕西出口俄罗斯水果主要通过内蒙古边境口岸。两局建立协作关系,从源头上保证出口水果质量安全,为陕西水果出口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今年以来,陕西局先后与深圳、天津、内蒙古等口岸局建立联合把关机制,使陕西出口食品、水果、农副产品以及化矿产品的质量监管有了双重保险,通关效率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陕西局加强横向联合,先后与西安海关、陕西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建立协作关系,实行优势互补,共同构筑监管网络。这种纵向和横向协作关系的建立,使检验检疫服务的渠道更加通畅,也延伸了检验把关的链条。

陕西局局长刘兴范表示,检验检疫工作涉及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牵扯到政府诸多部门,这就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必须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击,努力寻找结合点,积极扩大结合点,以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今年以来,陕西局相继出台《促进陕西食品、农副产品出口八项措施》、《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措施》等文件,实现了检验检疫工作与陕西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度融合,通过扶持产业发展,促进扩大出口,进一步提高了检验检疫贡献率。

攻坚克难

科技创新成为一大亮点

2007年,陕西局对科研制标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选拔出第三批学科带头人,签订了学科带头人任期目标责任书,并举办科研制标培训班。通过开展校检、企检以及科研院所与检验检疫等合作,加强了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联系,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机制和科研工作氛围。

2007
年,该局制定行业标准(立项)14项,部(省)级科研立项5项,完成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2项,获专利3项,科研制标工作创建局以来新高。

重心下移

分支机构得到全面发展

过去,检验检疫和监管业务过多地集中在省局,分支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业务发展受到限制。对此,陕西局党组决定将检验监管的重心放在基层局和办事处,下放省局部分检验监管业务,使分支局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外贸发展方面独当一面。

今年,该局党组又推出支持分支局发展的新举措。规定科级干部的选拔使用由分支局党组决定,省局人事处备案;在分支局设立技术中心分中心,增加分支局事业编制名额,新进人员优先满足分支局需要;加强分支局实验室建设,使分支局实验室建设符合当地外贸出口特点,检测能力方面做到检的了、检的准、检的快。

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陕西局三个分支局的业务增长率均实现了翻番,不仅检验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效率也有了提高。宝鸡石油钢管厂的一位负责人高兴地说:过去我们每出口一批产品,都要去省局报检,来回最快也得两天。现在,我们在家门口报检,检验出证当天完成,方便快捷多了。

政策倾斜

事业单位显现新活力

2007年,陕西检验检疫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西北评审中心签订认证合同、完成企业审核以及业务收入等方面分别创新高,认证市场开发实现新突破;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在完成法定检测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不断开拓新的检测领域,开发新的检测项目,社会委托检测批次和收入均有了较大增长;中检集团陕西分公司在实行改制重组的同时,检验鉴定业务稳定增长。

西北评审中心现有各类审核员107人,人力资源在CQC位居前列,该中心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审核员队伍,保证了业务的持续发展,而这一切源于陕西局党组赋予我们人事和财务上的自主权。

事业单位不仅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面向社会聘用优秀专业人才,在单位内部实行全员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人事和财务的政策倾斜,以及支持事业单位立足行业特点、面向市场扩展空间的发展思路,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检验检疫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陕西局党组提出了内促和谐、外塑形象,科学发展、创新图强的总体工作思路,沿着这条路子,他们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