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望形成进口水果批发集散中心
记者日前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从2008年开始,西班牙、埃及两国的柑橘和墨西哥的鳄梨、葡萄允许从厦门口岸入境。这是继2007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允许智利樱桃果实从厦门口岸入境后,再次大规模开放进口水果从厦门口岸入境,至此,能够从厦门口岸进口的水果已扩展至我国台湾
、东南亚各国、新西兰、智利、西班牙、埃及、墨西哥。
2005年5月,大陆增加开放台湾水果入境种类后,凭借闽台独有的地缘优势,厦门口岸迅速成为台湾水果的主要入境口岸,厦门市政府和厦门检验检疫局也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极力打造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但厦门进口商经营的水果品种仅来自台湾和东南亚,品种比较单一,一些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进口水果如青提、红提、橙、苹果等因有限定进境口岸的要求而不能直接从厦门口岸入境。
2006年7月,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争取允许大宗的进口水果如柑橘、葡萄等能够通过厦门口岸进口。
国家质检总局经过相关风险评估,从2007年起,开始逐步将厦门口岸作为新增水果进境口岸。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允许从厦门口岸入境的进口水果如柑橘和葡萄等市场需求量大、而且保鲜方法成熟、货架期长,历来是进口主要品种,厦门许多水果商本就跃跃欲试,再加上厦门港海运航线发达,运输费用上具有竞争力,原先在其他口岸进口水果的大进口商可能会转战厦门,这对厦门水果批发集散中心的建设和形成应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林世雄 郑万里)
■新闻链接
去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三次赋予福建水果进口优惠政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2007年2月,出台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28条具体措施中专门提出“要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地建立台湾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集散中心,对进入中心的台湾水果实施快速审批、日常核销、即检即放的监管措施”。
2007年11月,正式允许智利樱桃果实从厦门口岸入境。
自2008年1月起允许西班牙、埃及两国的柑橘和墨西哥的鳄梨、葡萄从厦门口岸入境,能够从厦门口岸进口的水果由此扩展至我国台湾、东南亚各国、新西兰、智利、西班牙、埃及、墨西哥。
为做大做强水果进口强省,我省有关方面主动作为,大力发展。在财政上对进口台湾水果进行补助。检验检疫、海关等各口岸部门也实行快速查验放行政策,也十分有利于台湾水果进口,去年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64批、922吨、86.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6%、85.1%和43.9%,其中九成以上经厦门水果批发市场销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