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江西省2007年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进出口总值近95亿美元
南昌海关 黄奇峰       

    2007年,江西省围绕“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对接长珠闽、连接港澳台、融入全球化”的力度,不断提高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推进大开放主战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江西对外贸易的新跨越。

    据南昌海关统计,2007年,江西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94.8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53.1%,超出全国增速29.6个百分点,这是我省在2006年增长52.4%的基础上,外贸增速再次超过50%,实现了2年翻番的目标。其中,出口54.6亿美元,增长45.5%,超出全国增速19.8个百分点;进口40.2亿美元,增长64.7%,超出全国增速43.9个百分点。出口和进口增速均位居全国第4,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2。累计外贸顺差14.4亿美元,增长9.7%。

    江西省外贸发展主要呈现以下5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对外贸易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改善。

    2002年以来,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由不足17亿美元跃升至近95亿美元,年均增长41.1%。特别是2005年以后,外贸总量迅速扩大,2006年突破60亿美元,2007年突破90亿美元,外贸规模在全国的排名再次前移2位,位居第20名,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与外贸规模高速发展相比,我省贸易顺差的增长控制在较低的幅度内,进口增速也高于出口增速,基本实现了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的目标。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我省外贸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出口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2007年,我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达49.92亿美元,同比增长68.4%,首次在我省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61.7%,成为带动全省外贸高速发展的火车头。其中,出口18.38亿美元,增长50.5%,占据全省出口33.7%的份额,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口31.54亿美元,增长81.1%。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日益壮大,进出口值为21.21亿美元,增长57.6%。其中出口17.94亿美元,增长54.3%,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37%,位居第1。

    我省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281家,较2006年增加170家,其中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由4家增加至9家,超千万的企业由71家增加至102家,出口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2007年,我省努力克服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有色金属产业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保持了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加工贸易总额达21.53亿美元,增长56.9%,在全省进出口中所占比重达22.7%,比2006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2亿美元,增长73.1%;进口7.41亿美元,增长33%。我省已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南昌、新余、赣州和九江等地区加工贸易已初步形成规模,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具备较大优势。

    四、出口产品品种多元化趋势明显,资源进口高速增长。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招商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我省形成了以机电、轻纺和有色冶金产业为支柱,多晶硅、化工、造纸、轮胎等各项产业高速发展的出口格局。2007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12亿美元,增长89.7%,首次跃升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出口1.75亿美元,增长68.9%;船舶出口1.22亿美元,增长106.2倍。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出口额5.29亿美元,增长2.5倍,其中多晶硅出口3亿美元,增长12.3倍。传统大宗商品中,服装、纺织和鞋类分别出口9.16亿美元、2.72亿美元和1.9亿美元,分别增长26.6%、7.9%和1.1倍。冶金产品虽然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但钢材、铁合金、白银、稀土和钨产品出口均超过1亿美元,其中钢材出口4.43亿美元,增长69.4%。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出口的高速增长,也带动我省对资源性产品进口的需求大增,全年进口铜矿砂、铜材、铁矿砂和硅原料等原材料11.43亿美元、8.02亿美元、3亿美元和2.64亿美元,分别增长63.9%、3.1倍、10.9%和5.8倍。

    五、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依存度下降,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2007年,我省对世界主要市场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欧盟10.65亿美元,增长60.2%;美国7.12亿美元,增长29.5%;香港6.16亿美元,增长22.1%;东盟4.81亿美元,增长48.7%;日本4.54亿美元,增长23.5%。对上述市场出口的比重为61%,较2006年下降了3.28个百分点。

    同时,我省与拉丁美洲、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贸易量激增。智利、哈萨克斯坦、秘鲁已成为我省第1、第2和第4大进口国,对台湾省、韩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和印度出口均超过1亿美元,分别为2.64亿美元,2.08亿美元,1.33亿美元、1.21亿美元和1.07亿美元,增长66.8%、24.3%、63.1%、78.5%和52.7%。

    纵观2008年外贸形势,影响我省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可能会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的不足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增长形成一定的压力。二是我国对外贸出口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调控措施落实到位,被调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预计调控效果会在今年进一步显现。三是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已多次创下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我省出口产品竞争力,纺织、机电产品等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四是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石油、钢材类等相关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在需求、投机等因素的影响下仍然会继续上涨,外贸制造业出口面临着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时期,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建设和谐社会各项举措的实施,势必需要企业相应增加投入,也将推动出口成本上升。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海运费上涨等因素也进一步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我省明年进出口总值120亿美元,增长26%左右,出口65-70亿美元,增长25%左右。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