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2008年海南省口岸工作思路
海南口岸办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办公厅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省海防与口岸办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保证了口岸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洋浦港口岸扩大开放工作进展顺利;二是配合航权开放,航班服务保障明显增强;三是积极主动作为,口岸通关环境明显改善;四是口岸通关查验监管模式不断创新。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08年,我省口岸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办公厅的部署,结合全省口岸工作重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深入开展口岸“大通关”建设,不断改善优化通关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文明口岸。

    (一)主要工作目标和方向

    1、认真抓好海港口岸开放工作。一是抓好洋浦港口岸水域扩大开放工作,力争2008年6月份得到国务院批准,8月份通过国家口岸办组织的验收,2008年底正式对外宣布开放。二是组织协调有关部门,6月份前完成三亚凤凰邮轮码头、国投洋浦二期码头和马村华能电厂技改码头的口岸验收。三是做好外轮临时靠泊洋浦炼化、金海浆纸两个专用码头和临时靠泊我省非开放水域装运鱼苗出口的特批,跟踪落实口岸查验、监管工作。

    2、推进航权开放和开辟新的邮轮航线。协调有关单位、企业,争取开辟更多的国际新航线,更多的国际航班直飞或经停海南。争取增开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4条国际航线;实现海口美兰机场欧美航线、航班“零”的突破。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发海洋旅游,推进邮轮经济发展,争取实现邮轮进入海南200航次,旅客10万人次,开辟新的国际海上旅游航线。

    3、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洋浦保税港区口岸设施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完成洋浦保税港区口岸监管配套设施建设、监管模式创新、通关服务环境优化等工作。二是积极协调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整体西移”的有关口岸监管、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推进口岸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完善。

    4、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大力开展共建“文明口岸”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营造“安全、高效、廉洁、和谐”口岸。做到口岸检查一位旅客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钟。做到入境航班200人/架以上,旅客通关总时间不超1小时10分;100-200人/架以内,旅客通关总时间不超1小时;100人/架以内旅客通关总时间不超30分钟。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协助洋浦管理局做好洋浦保税港区口岸监管配套设施建设,协调口岸有关单位制订洋浦保税港区的口岸检查检验、监管方案,确保10月份洋浦保税港区的验收封关运作。继续抓好洋浦港口岸扩大开放工作,协助有关单位,争取在3月底通过洋浦扩大水域开放口岸电子围网监控设计图纸,8月底完成该项目施工验收。积极协调协助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整体西移”的有关口岸监管、服务设施建设。

    2、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认真落实《关于优化通关环境的措施》,建立健全口岸协调机制,优化通关服务环境;创新监管模式,实行进出口贸易“一站式”通关服务。组织研究制定落实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措施,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要求,加快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加强通关各环节的沟通与衔接。完善海、空港口岸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具体操作程序;改进、规范公务包机的查验、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协调口岸单位研究制定“第五航权”和“分程权”航线、航班的查验监管程序、办法,确保新开航线、航班的按时通航和正常运作。

    3、加强口岸工作调研,不断创新和改进口岸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省口岸通关环境调研,切实解决影响通关效率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和配合口岸查验单位做好口岸查验改革试点调研,不断创新和改进查验监管模式。组织口岸查验单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组织口岸系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口岸系统业务素质和水平。

    4、认真贯彻《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口岸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的意见》和《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通知》,按照《海南省口岸系统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口岸系统中,组织开展以“安全、高效、廉政、和谐”为主题的共建文明口岸活动,组织评选一批“文明口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