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为进一步加强湖南口岸工作,树立湖南大开放、大通关的良好形象,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11月13日起组织新华社、中新社,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湖南日报、卫视、经视、省人民广播电台、红网、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湖南经济报、长沙新闻频道等十五家媒体,对湖南口岸相关单位开始为期2天的集中采访活动。
1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联合省政府口岸办,在湖南宾馆召开湖南省口岸工作情况通报会,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光明主持,长沙海关、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省边防总队、省公安厅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局、省机场集团、省旅游局,长沙市政府、岳阳市政府、张家界市政府口岸办,南航湖南公司、华天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参加会议。会上,省政府口岸办主任徐双荣通报了湖南口岸发展情况,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
徐双荣主任首先从口岸开放,航线航班,客、货运,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服务,建章立制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湖南的口岸工作,特别就2006年以来口岸的跨越式发展作了详细说明;接着,仔细分析了口岸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然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全省口岸工作的设想。他指出,湖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必须依托口岸走出国门,加强口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口岸系统各部门务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省口岸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一是要构建全省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初步规划为“两空,四水,十二路”。“两空”:即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四水”:即岳阳、长沙、常德、湘潭港内河水运口岸;“十二路”:即长沙、怀化、娄底、益阳、常德、醴陵铁路口岸,长沙、浏阳、衡阳、郴州、岳阳、永州公路口岸。二是努力促进长沙航空口岸持续发展。巩固张家界-九寨黄龙航线,尽早开通“长沙—日本”、“长沙—吉隆坡”定期航班。通过代码共享开通“长沙—欧美”航线,推动长沙航空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鼓励各航空公司进行国际(地区)直达货物运输。三是大力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一类口岸改扩建的财力支持,加强与省直有关单位的衔接,制定我省三个一类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口岸联检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加快城陵矶水运口岸的改扩建步伐及郴州公路口岸、岳阳公路口岸、长沙霞凝港水运口岸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我省口岸布局。力争将城陵矶至武汉
13日下午,各相关单位及新闻媒体赴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长沙霞凝水运口岸进行了实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