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公路口岸加快大通关步伐
近日,记者在绥芬河公路口岸了解到,1-9月,该口岸累计进出境人数达54.9万人次,同比增长20%;累计过货21.6万吨,同比增长16%。今年前三季度,该口岸共投资200万元进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绥芬河公路口岸已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口岸之一。
多年以来,绥芬河公路口岸始终坚持“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设施现代化”的口岸发展思路,在口岸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面改善了公路口岸通关环境和口岸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对俄贸易的发展。
黑龙江省交通厅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完工了进出境国际联检厅、海关监管区、国际客货运输服务区、旅游区等设施,使口岸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绥芬河公路口岸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集报关、报检、货代、运输、征税、结算于一体,经由俄罗斯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口岸达到了全天候“一条龙”服务的水平,年吞吐能力达到过货100万吨、过客50万人次。
为促进口岸管理区的绿化和美化,公路口岸种植花草3.6万平方米,被国家称为“花园式”口岸,这里有花草香,有鸟鸣声,遮阳伞、大理石桌凳伴着绿色长廊,走向深处,绿树花坛,还有一处“风光界碑”……
公路口岸先后开通了绥芬河至格城、牡丹江经绥芬河至乌苏里斯克市、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海参崴的国际客运班车;开通了中、俄、日、韩的陆海联运,改变了我省出入国境汽车运输的格局,提高了口岸综合服务能力,对繁荣我省地方经济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时,公路口岸联检部门、货代部门现场联合办公,既分工合作,又互不干扰,互通信息,密切了各部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实行通关查验手续统一集中办理,配合先进的微机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查验速度和通关能力。国际客运由1996年的1.4万人次发展到2006年的67.3万人次,提高了47倍;国际货运由1996年的4.6万吨发展到2006年的28.6万吨,提高了5.2倍。分别占年度进出口货物总量的3.32%;占年度旅客进出境总人次的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