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口岸进口货物短重现象不容忽视
      

        日前,南通检验检疫局检验鉴定人员在对一船装载巴西粉铁矿的 "OCEAN CONFIDENCE"轮进行水尺计重时,发现该批货物严重短少,实际货量竟比提单数短少962.2吨。类似铁矿等大宗散装货物短少现象在南通口岸进口货物中时有发生。

        据南通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7月南通口岸进口大宗散装货物511批次,其中就63批次货物短重,短重批次比例达12.3%,其中以进口铁矿和铜精矿的短少尤为严重,分别为21批和16批,分别占到短少总批次的33.3%和25.4%。

        造成进口货物"短斤缺两"的一个共同原因是货物在装货港装载量不足,其中虽有码头作业方面的问题,但也不排除发货方的恶意欺诈,特别是像铜精矿这样的贵重货物。

        为此,专家建议国内收货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应尽量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算条款,最终货款结算以我方检验结果为准;同时,建议国内收货人应申请检验检疫机构到装货港对货物实施装船前检验鉴定;此外,还可以对进口货物投保货物短少险,以减少进口货物短重造成的损失,防范相应的贸易风险。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