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河口口岸对外贸易虽然呈现高速增长,但仍然面临着国内外市场起伏多变、国家出口退税政策频繁调整、周边国家政策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
一、进口资源性产品依存度较高,贸易风险加大
矿产资源是河口对外贸易进口的主导产品,在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最高时达70%,今年1—6月矿产品进口3.7亿元,占进口总值的60%。但目前越南对矿产资源出口管理越来越严,今年又对部份矿产品实行了加征5%—10%的出口关税,使得河口口岸铬矿砂、铁矿石等进口急剧下滑。1—6月铬矿砂进口为零,同比减少0.7万吨;铁矿石进口1.6万吨,同比减少27.9万吨,下降95%。此两项商品进口的减少是导致进口总量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口岸贸易发展形势严峻
2007年国家继续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河口口岸主导出口商品锡锭、铅锭、钢坯、化肥等虽然得到国际市场高价位的支撑,出口大幅增长。但是4月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一是调整了钢材的出口退税率,施行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受此政策的影响,河口口岸从4月15日起线材零出口;二是对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的磷酸二铵开征季节性出口暂定关税,2007年6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税率为20%,10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税率为10%;三是2007年6月1日起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等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同时将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税率由10%提高至15%。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将使河口口岸贸易形势更为严峻。
三、进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
近年来河口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进出口的产品仍以五金矿产品和化工产品为主,缺乏高新技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1—6月河口口岸五金矿产品和化工产品进出口达39.6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7%,而其中进口的粗锡锭、锡精矿、橡胶、橡皮筋和出口的锡锭、磷酸二铵、铅锭、钢坯等占有比重较大的资源性初级产品,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