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半年江西省稀土出口量减价扬转变出口模式仍是当务之急
      

    稀土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它元素组成品种繁多、用途各异的新型材料,已成为高科技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保护国内宝贵的稀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生产坏节,对稀土开采总量进行控制、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禁止开展加工贸易,在流通环节,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实行严格的出口资质管理等,对稀土价格的回升起到了关键作用,稀土出口得到有效控制。据南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稀土(稀土金属、氧化物和盐类)出口2166吨,价值518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3.3%和增长95.7%,出口均价2.4万美元/吨,增长1倍(见附件)。其中,受加征出口关税影响,6月份出口254吨,环比下降47.6%。其出口主要特点:

    一、以国有企业出口为主,私营企业出口降幅较大。上半年,国有企业出口稀土1321吨,增长9.9%,占全省同期稀土出口总量(下同)的61%;私营企业出口846吨,下降18.6%,占39%。

    二、主要出口至日本和欧盟。上半年,对日本出口稀土1583吨,增长12.6%,占73.1%;对欧盟出口329吨,下降27.5%,占15.2%。

    三、稀土金属所占比重下降。上半年,江西省价格较高的稀土金属出口969吨,下降18.9%,占44.7%,政策调控前这一比重约为6成左右;稀土氧化物和盐类出口1197吨,增长14.6%。

    虽然我省稀土出口量减价升,但主要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水、电、运输价格上涨引起的成本上升,以及限制资源开采导致供求变化引起的。我省稀土应用率偏低,稀土加工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一方面深加工能力不足,稀土功能性材料研发落后,难以满足国内需要,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初加工产能严重过剩,每年初级产品的80%都出口到国外。而且,由于我国稀土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80%以上,特别是世界罕见的南方离子型重稀土,国外需求非常旺盛,即使提价,国外采购意向依然强烈。因此,我省稀土资源型出口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稀土行业产生的效益不在于矿山的开采和冶炼,而在于二次使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将1亿元稀土原料用于高科技产品中,可创造200亿元的巨大效益。因此,我省不能仅满足于是稀土资源大省,还应该尽快成为稀土应用大省和稀土技术大省,实现向稀土产业大省的转变。为此,除了要继续加强对稀土开采和资源出口的管理和限制,还应加快稀土产业整合速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联合与资产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大稀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形成配套的、衔接良好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提高稀土应用的科技水平,从根本上转变稀土出口模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