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满洲里关区各口岸对俄出口平板玻璃激增,共出口平板玻璃672.4万平方米,价值0.1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4倍和6.3倍。
出口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方式对俄出口平板玻璃607.8万平方米,增长8倍,占同期关区对俄出口平板玻璃总量的90.4%;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对俄出口平板玻璃64.7万平方米,增长1.2倍,占同期关区对俄出口平板玻璃总量的9.6%。
国有、私营、外资企业三分天下。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对俄出口平板玻璃254万平方米,增长3.7倍,占同期该口岸对俄出口平板玻璃总量的37.8%;私营企业出口247.2万平方米,增长7.3倍,占36.8%;外资企业出口171.2万平方米,增长7.3倍,占25.5%。
经营单位所在地集中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出口平板玻璃经营单位所在地为辽宁省的企业对俄出口平板玻璃233.1万平方米,增长26.7倍;内蒙古企业出口182.3万平方米,增长3.9倍;河北省企业出口137.7万平方米,增长2.3倍;上述三地企业出口总量占同期关区对俄出口平板玻璃总量的82.3%。
浮法玻璃出口占主体地位。出口浮法玻璃627万平方米,增长7.3倍,占同期出口平板玻璃总量93.2%。
平板玻璃对俄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我国平板玻璃供给旺盛,价格低廉,可弥补俄罗斯平板玻璃巨大需求缺口。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国,2006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占世界总量40%以上。巨大的产量在国内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企业寻求出口途径以解决国内供需矛盾。与此同时,俄罗斯大力发展建筑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平板玻璃的需求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因其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产生的巨大需求缺口有力推动我国平板玻璃对俄出口增长。
去年9月份起我国将平板玻璃的出口退税由13%降至11%,在此背景下,我国平板玻璃出口依旧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存在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我国平板玻璃制造业的技术、装备和环保水平偏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二是平板玻璃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玻璃深加工率低,出口的产品大多价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三是平板玻璃质量标准执行不严格导致玻璃市场价格混乱,竞争失序,产品出口屡遭贸易壁垒等。
相关建议:
一是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严格执行,坚决关停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线,并在全行业鼓励推进玻璃企业的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以期有效遏制平板玻璃产能无序扩张势头;
二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的产品结构;
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价格制度,加强行业自律,防止企业盲目竞争;
四是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研发,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及包装水平,逐步打破国际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