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起,国家将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全部商品总数的37%。税率调整,不仅对进出口企业是一次考验,也给海关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此,上海海关根据不同隶属关区的定位和功能,积极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政策的平稳实施。
据统计,今年5月8日至6月20日,浦江海关驻航交所集中报关点受理出口报关单近78万份,同比增加26%。报关量猛增对海关通关效率和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上海浦江海关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当天单证当天清”,实行关员错时轮休制度,提高通关效率;另一方面,运用风险管理手段,为诚实守信、通关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服务。
此次税率调整规定,部分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被取消,或从13%调整为5%。由此产生三种变化:一是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化工品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出口价差。二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会造成国内化工品市场供求格局的变化,进而引起化工品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抑制了出口需求,化工品销售可能逐渐转向国内市场,而内销数量的增长极有可能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降低同类商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
部分企业受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开始考虑将原来按照一般贸易方式生产出口的商品转为按照加工贸易方式生产出口。大宗化工品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变化,将对海关的税收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例,其中大宗散装化工原料是该口岸的重点税源商品,今年前5月对其实征税款5.74亿元,占实征税款总额6.69亿元的85.8%。而进出口贸易方式一旦发生变化,对该口岸的税收必将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快速增长也要求海关提高应对能力。出口商品价格、国内市场化工品销售价格的变化,及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则给海关审价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此,上海海关对新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并在业务现场加强对办理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核力度。海关还加强了对出口化工品归类和价格的监控,收集相关进出口化工品的价格信息,关注其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波动,防止企业钻政策的空子,伪报、低报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