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烟台海关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开发区和烟台港发展
      

今年以来,烟台海关把促进和扶持开发区、烟台港的发展同优化通关环境结合起来,倡导和弘扬“立足烟台、融入烟台”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和强化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以全面解决企业进出口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意识,灵活执法和守法便利的宽松意识,与企业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促进意识,思想上高看一眼,工作上厚爱一层,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把“支持开发区、做强烟台港”的部署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进芝罘湾港区规划建设,为港口的迅速发展进行流程再造

由于历史的原因,芝罘湾港区规划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为提高物流效率和海关监管效能,自2006年起,烟台海关就积极参与港区的规划设计,今年以来,会同港务部门多次到黄岛等口岸调研,借鉴黄岛集装箱码头、招商局码头等先进的物流经验,完善港区规划设计,现已同港方就港区联动、进出港流程、车辆识别、集装箱识别等问题达成共识,近期即可开工建设。

二、以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为契机,推进港区联动发展

4月正式启动的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为发展保税物流业务,推动区港联动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使加工区和港口尽早实现合一,我关经充分酝酿,拟拆除加工区局部围网,将加工区纳入港口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模式,整合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逐步实现区港联动,更好地体现“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优势,使烟台港的政策优势和监管环境不亚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港区,拉动烟台大贸易、大物流的超常规发展。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启动以来,共办理入出区货物26票,价值4000万元。

三、向改革要效益,争做大通关链条上最宽松、最便捷的一环

一方面通过深化通关改革,通过推广无纸通关、网上付税、联网监管、多点报关等缩短通关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截至5月底,烟台海关在12分钟内通关率达到99.05%,占全市6.5天的口岸通关时间的千分之一,与海关占大通关环节10%的份额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企业和各联检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以达到口岸通关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烟台口岸的“快进快出”。

四、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协助港口承揽货源

优良的港口资源和密集的航线资源是港口发展的硬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是港口发展的软环境。今年以来,为促进港口的快速发展,烟台海关在政策接合部大胆突破,改革创新,为港口量身定做系列优惠措施。一是先期发运,允许大宗散货在未报关未交税的情况下先行提取用于生产经营(据统计,今年共先期发运各类散货81万吨,缓税税款约5000余万元),该政策的实施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吸引了大批外地企业从烟台港进口大宗散货;二是海运直通,烟台到世界各地的货物通过内支线直通到黄岛口岸,换船后运往世界各地,解决烟台港远洋航线不足的问题;三是同船运输,允许内外贸集装箱货物搭载同一航班,提高了航线资源的利用率;四是继续推进美西航线的发展,并允许运行船舶挂靠周边港口,在烟台港和美国西海湾诸多港口之间架起一条绿色通道;五是通过调研、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听取在外地口岸通关的烟台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政策扶持降低其进出口成本,鼓励他们通过烟台港进出口。

五、推行诚信企业管理模式,为开发区内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无障碍服务

“诚信管理”模式是海关监管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核心就是“守法便利”原则,海关把所有的优惠措施整合打包赋予诚信企业,对其实施全方位无障碍服务,使其成为通关成本最低、通关效率最高的企业。模式推行以来,诚信企业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1/3,平均通关成本降低20%,企业守法度普遍提高,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实现了“企业通得快”与“海关管得住”的双赢。我关在筛选确定诚信企业过程中,积极向开发区企业倾斜,从首批的鸿富泰电子、通用东岳到今年批准的斗山工程机械,开发区内诚信企业已达到7家,占烟台海关诚信企业的40%。

六、提前介入,政策扶持,积极做好开发区内拟开放口岸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

烟台海关边佩全关长多次带队深入西港作业区听取地方政府和建设施工方的情况介绍,指示烟台海关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港口建设;在大宇造船项目立项之前,主动提前介入,派员参与项目谈判,自用码头建设期间,多次与开发区管委和大宇造船共同协商,参与规划设计,为码头高起点的建设提供政策咨询。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