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烟台海关关于优化通关环境建设十项措施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烟台海关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推出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的十项措施,力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做出新的贡献。

一、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和强化“参与、服务、宽松、促进”四个意识

优化发展环境,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作风的转变。该关将在全体关员中大力倡导和弘扬“立足烟台、融入烟台”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和强化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以全面解决企业进出口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意识,灵活执法和守法便利的宽松意识,与企业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促进意识,把“参与、服务、宽松、促进”四个意识渗透到通关环境建设的全过程。

二、落实“5+2”工作制,确保各业务现场24小时全天候、无假日通关

在目前人员严重不足、通关现场点多线长的情况下,该关将克服种种困难,不折不扣地推行“5+2”工作制,对生产急需的进口货物和所有出口货物,“全天候、无假日”接受申报,确保进出口企业在我关每个业务现场实现24小时无障碍通关。同时,设立 “通关急诊室”,实行“首问责任制”,提供一站式服务,热心关注并妥善处理企业进出口通关的疑难问题。

三、推行无纸通关、实行网上付税,为企业减负增效创造条件

无纸通关和网上付税,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通关和付税环节的全程网上运行,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深受进出口企业的欢迎。目前,烟台海关辖区企业无纸通关和网上付税的比例分别达到66%和90%。今后,我关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将“无纸化通关”延伸至我市大通关链条的每个环节,让所有的企业享受到通关提速、减负增效的优惠。

四、推广联网监管、电子手册,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油助力

联网监管和电子手册是海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服务于加工贸易企业的新型监管模式。较之以往的纸制手册,极大地简化了审批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通关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目前辖区36家大型企业已实现联网监管的基础上,我关将积极引导,力争使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享受到这一优惠,为促进我市加工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五、抓住机遇、依托港口,全力推动加工区和烟台港发展保税物流

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为推动区港联动,发展保税物流业务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烟台海关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通过将加工区纳入港口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模式,整合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实现区港联动。为使加工区和港口尽早实现合一,我关拟报请青岛海关同意,拆除加工区局部围网,让加工区的进口货物直接从港内入区,出口货物直接从区内入港,更好地体现“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优势,使烟台港的政策优势和监管环境不亚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港区,拉动烟台大贸易、大物流的超常规发展。

六、防止机械办事,热心关注、积极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

通过到企业现场办公、定期召开“关企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灵活处理的原则,不轻易说“不”。属政策范围内的,明确时限,立即办理;属政策规定不明确的,积极研究、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属政策规定与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合理要求不相适应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意见,报请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七、坚持有情执法,区别故意与无意,实事求是地办理走私违规案件

在日常执法活动中,该关将坚持实事求是与灵活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把极少数违法企业同广大合法企业区别开来,打击极少数、方便大多数,充分利用好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做到区分实质性违法违规和客观疏忽的技术性失误、法人行为和自然人行为,对后者以教育帮助、积极引导为主,坚决摒弃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以及因企业一般性违规和技术性错误就采取逮人扣货,关门停产,影响生产的做法。

八、主动联系沟通、积极配合协作,争做大通关链条上最宽松、最便捷的一环

大通关是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工程的简称,它涵盖了进出口货物从签订合同、租船订舱到报关报检、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涉及口岸各查验单位、银行、保险、物流企业等诸多部门。大通关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口岸乃至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尽管海关在大通关链条上所占的份额只有10%,但烟台海关将强化主人翁意识,以争做大通关链条上最宽松、最便捷的一环为目标,一方面通过深化通关改革、不断推出实措等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通关时间;另一方面将主动加强与企业和各联检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以达到口岸通关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烟台口岸的“快进快出”。

九、实行“诚信管理”,提供更多优惠,为外向型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创造最佳环境

青岛海关在山东关区推行的“诚信管理”模式是海关监管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核心就是“守法便利”原则,海关把所有的优惠措施整合打包赋予诚信企业,对其实施全方位无障碍监管,使其成为通关成本最低、通关效率最高的企业。经过积极争取,去年鸿富泰电子、东岳汽车等首批15家大型骨干企业成为我关辖区首批诚信企业。模式推行以来,诚信企业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1/3,平均通关成本降低20%,企业守法度普遍提高,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实现了“企业通得快”与“海关管得住”的双赢。今年我关将本着认真筛选、积极推进的原则,力争让更多的守法企业进入这条通关快车道。

十、加大法规宣传力度,提供海关政策咨询,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尽职服务

将企业普遍关心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大屏幕、触摸屏、公告栏等形式在我关所有业务现场全部予以公开;每年召开一次由外经贸主管部门以及全市进出口100强企业参加的政策推介会,宣讲企业关注的海关最新的法规政策,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好市长公开电话、网上民声等交流平台,畅通与企业对话交流的渠道;发挥进出口信息资源优势,定期向市政府、外经贸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及时揭示外贸环节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此外,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关注的重点项目和重大经贸活动,我关也将积极地提供政策咨询,并结合项目特点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