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一季度,满洲里口岸进口合成橡胶2.8万吨,价值5550万美元,同比(下同)增长91.6%和78.4%,平均进口价格为1995美元/吨,下降6.8%。
据满洲里海关负责人介绍,满洲里口岸合成橡胶进口呈现如下特点:满洲里口岸合成橡胶进口企业中,私营企业占主导地位。一季度,私营企业进口合成橡胶2.3万吨,增长92.6%,占同期该商品进口量的78%;国有企业进口0.5万吨,增长1.1倍。内蒙古和黑龙江省(自治区)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今年第1季度,内蒙古企业进口合成橡胶1.4万吨,增长35.3%,占同期该商品进口量的50%;黑龙江企业进口1.4万吨,增长2.3倍,占50%。异戊二烯橡胶进口量最多。今年第1季度,满洲里口岸进口异戊二烯橡胶1.2万吨,占同期合成橡胶进口量的41.4%;丁腈橡胶进口0.8万吨,占27.6%;丁基橡胶进口0.7万吨,占27 %;丁二烯橡胶进口0.1万吨,占3.6%。
合成橡胶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存在较大供应缺口。近年来,国内汽车、制鞋等橡胶需求产业出口均保持高位运行局面,促进了橡胶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内市场橡胶消费能力的不断扩大,我国已发展为世界最大合成橡胶进口国。同期,国内原有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有限,新建合成橡胶项目多数尚未投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靠进口来补充缺口。
二是天然橡胶供应严重不足,推动合成橡胶替代需求攀升。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橡胶供应严重依赖进口,2006年其自给率仅为26.6%。天然橡胶供应紧张,价格高涨,促使国内橡胶需求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合成橡胶,而能较好地替代天然橡胶的异戊橡胶我国国内还未能进行产业化生产,只能依靠进口。
三是国产部分胶种的自给率较低。目前,国产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供应比较充分,氯丁橡胶有部分出口能力,而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及异戊橡胶的供应则主要依赖进口。
业内人士建议:引导国内橡胶生产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供应缺口较大胶种的生产能力,扩大优势产品的产量和自给能力;引导国内橡胶需求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对橡胶的需求量,提高橡胶有效利用率;利用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的地位,构筑买方市场,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防止橡胶出口国随意抬高、限制橡胶出口,对我国橡胶制品产业造成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