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阿根廷出台电池重金属限量及认证要求
      
  日前,阿根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禁止生产、组装和进口圆柱或棱柱形状、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碳锌和碱(锰)原电池,这些重金属以及它们最大限量值(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汞0.0005%、镉0.015%、铅0.2%,同时,这部刚刚在阿根廷生效的法律还规定了认证时间:所有生产、装配和进口此类产品并以销售为目的的企业,必须证明这些电池重金属含量未超过限量,并且达到其它相关要求,认证的时间为两年;而其它物品或设备装配的纽扣电池和电池可减少90天的认证时间。该法规的实施,必将在一定范围内对中国电池产品出口阿根廷市场造成影响,因此,各相关电池出口企业应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近年来,为了鼓励人们使用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及循环利用,欧盟也出台了相关的电池指令。早在2006年9月,欧盟做出决定,用新电池指令代替1991年起实施的原电池指令,同时引入生产商责任及标签规定。规定了成员国必须于2008年9月26日前将电池指令转化为国家法令。此次,根据阿根廷出台的电池指令,提出了镉含量0.015%的最大限制,虽相比较欧盟新电池指令中0.002%的含量,条件略有宽松,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据行业负责人估计,一些中小企业达标还是有相当的困难。同时,认证有效期限过长,导致了出口产品的滞纳和延误,对企业,尤其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
   中国电池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宁波作为中国电池主要出口地区,电池制造企业有百余家,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出口到阿根廷的电池产品金额将近60万美元,而出口至欧盟更是高达2700多批,涉及金额8550万美元,显而易见,宁波已成为全国重要电池生产基地。随着各国频频设置电池出口的“绿色壁垒”,提醒各相关企业在及时进行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产标准,不仅要强化企业管理,而且应提升自身的技术工艺水平,在自身产品质量上寻求突破,生产能够满足他国要求的产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