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2006年新疆口岸运行情况综合分析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口岸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口岸联检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下,全区各口岸以“建设大口岸、构建大平台、加速大通关”为目标,以促进和深化口岸管理,改善通关环境,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能力,完善服务功能为中心,以进一步搞好口岸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克服口岸设施及自然条件差、邻国局势不稳定及口岸管理方面混乱等不利因素,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口岸“大通关”,改进通关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2006年全区口岸再创佳绩,全年口岸进出口货物量再创新高,达到1624.5万吨,进出口贸易额达82.8亿美元,出入境人数达1303908人次。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贸易额和出入境人数都比上一年有较大增长,口岸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我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6年,全区口岸运行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全区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阿拉山口口岸龙头作用愈加明显。

     2006年,全区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162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6.6%。其中进口1156.5万吨(含管道输油138.6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0.7%;出口4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4%。

    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1311.3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的80.7%。公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172.7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的10.6%。航空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1.9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的0.12%。中哈间管道输油共完成进口原油报关138.65万吨(实际已运输206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的8.5%。

    全疆口岸实现贸易额8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进口3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出口48.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3%。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2006全区口岸各项主要指标均较上一年有了全面增长,口岸过货量增长比贸易额更为显著(表明重型优质的机电商品所占份额增加),全区口岸保持了近年来持续的增长势头。2006年我区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达到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口岸进出口贸易额82.8亿美元,占全区对外贸易额的88.4%。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已成为我区对外经济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加速器。

    在全区已开放运行的15个口岸中,阿拉山口口岸对铁路进出口大宗货物采取快速通关措施,大大缓解了目前铁路场站扩能改造的压力,也带动了口岸整体通关速度的加快。2006年阿拉山口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1462.7万吨,实现贸易额45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区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的90%、54.4% ,在全国各陆路口岸中仅次于满洲里口岸位居第二位。随着中哈输油管道运输能力的不断扩大,阿拉山口口岸的过货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阿拉山口口岸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在全区口岸进出口贸易中的龙头地位和拉动作用会日益突出。

    (二)各级口岸管理部门和执法单位积极主动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口岸通关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口岸的正常运行。

    2006年,受我区周边国家贸易政策调整、“灰色通关”以及口岸检查计税方式变化的影响,造成我区口岸,特别是中哈口岸多次出现通关遇阻运行不畅的问题,给我区对哈口岸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如:2006年2月至3月,巴克图口岸货物进口停顿近一个月时间,而出口货物悉数被哈方退回;4月,8000余吨出口货物滞留吉木乃口岸; 7月份以来,都拉塔口岸对外贸易额严重下滑;霍尔果斯口岸问题就更为严重。先是2月份未经双方会晤协商,哈方单面改变原来的口岸工作制度,通知中方要在霍尔果斯口岸实行5天工作日制度;3月份,哈方又单方面关闭霍尔果斯口岸;8月以后口岸通关愈加不畅,大量出境货车积压口岸,每日平均积压在我方口岸的出境车辆在150辆左右,最高时达到300余辆。面对我区口岸运行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和严峻形势,自治区口岸办积极协调“一关两检”、交通运管等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组织联合工作组赴口岸调研,主动与对方进行会晤交涉,尽最大努力妥善解决口岸运行中的问题,保证口岸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由自治区口岸办牵头与海关、公安边防、国检、运管和外经贸厅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赴霍尔果斯口岸进行的专题调研,以及调研所提出解决口岸通关不畅的一系列措施意见,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也为及时缓解霍尔果斯口岸通关不畅的状况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我区提出的在中哈口岸和海关合作分委会框架下设立工作组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具体负责解决中哈口岸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的建议,已得到国家口岸办和中哈口岸和海关合作分委会第三次会议同意。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将为今后及时解决中哈口岸间的大量具体问题,保持口岸正常、高效运转,发挥长远的积极作用。

    (三)进出口商品种类、数量激增,我区地产品、果蔬出口成为新亮点,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大。

    2006年主要进口货物是:钢材、原油、化工产品、非金属矿石、机械配件、机械设备、板材、木材、金属矿石、畜产品、饮食品和烟草、矿物性建材、燃料油等。进口货物中传统的废铜烂铁所占比例大幅减少,逐步向资源型商品转变,这一方面说明周边国家废品市场逐步萎缩,同时也说明我对周边国家资源市场开拓已见成效,并逐步形成进口主流。出口货物主要是:焦碳、机电设备、医药品、钢材、有色金属、机电设备、矿物性建材、化工产品、工业机械、饮食品和烟草、粮食、鲜活货物、服装、百货、鞋帽、建材、机械设备、家电、食品、电器、水果、蔬菜、陶瓷、纺织品等。2006年我区口岸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品种在逐年增加,二是出口商品价值提升幅度较大,逐步向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发展 ,三是机电产品、纺织品 、轻工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四是出口水果蔬菜增幅较大。

    近年来,俄罗斯、中亚各国的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对日用消费品需求扩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工业、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大型货车、专用机械特种车辆和各种建材。由于我国产此类商品价廉物美,车辆性能较好,售后服务有保障,特别是大型货车、专用汽车和轻型客车制造技术日趋成熟,相对于欧洲同类汽车性能几价位比占有优势。同时,高额退税带来的利润也带动了出口商大量出口各类汽车、重型机电设备的积极性。为此,汽车出口大幅度增长。2006年,仅巴克图口岸出口各类车辆612辆,货值达1226万元,创该口岸历史最高记录。在出口的各类国产车辆中,主要以货车、客车、吉普车、厢式运输车、油罐车、半挂牵引车、挖掘机、叉车、起重机等车型为主。随着中亚各国城市客运市场对客运车辆需求的旺盛,国产中型客车的出口也随之强劲增长。

    除此之外, 2006年全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齐头并进,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水果、蔬菜、建材等我区具有传统优势的地产品,成为口岸出口贸易的另一个增长点。例如:2006年,博州地方企业通过阿拉山口口岸向哈国出口博州地产的红砖、水泥、沙石料、塑钢门窗等建筑类产品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中塔卡拉苏口岸开放以来,使建筑材料出口成为我区对塔吉克斯坦贸易新亮点。从目前对塔国建筑材料出口势头和销量情况来看,我区产水泥、油漆等各种建材出口,已在塔国东部建材市场占领优势,地位日益明显;去年我区对巴基斯坦出口水果、蔬菜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出口葡萄、香梨、苹果、西甜瓜、石榴等),已占红其拉甫口岸过货量的30%,成为我区对巴贸易的大宗商品。

    (四)中亚各国仍是我区口岸贸易的主要对象。

    与新疆毗邻的中亚国家一直是新疆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双方有关较强的贸易互补性。2006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口岸贸易额达到66.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6.2%,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1%,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80.3%,在我区口岸贸易中高居第一;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口岸贸易额达到9.7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3%,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4%,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11.8%;新疆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口岸贸易额达到926万美元,比上一年持平,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0.1%,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0.1%;新疆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口岸贸易额达到2032.6万美元,比上一年减少41%,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0.2%,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0.2%;新疆与蒙古国之间的口岸贸易额达到2910.9万美元,比上一年减少28.5%,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0.3%,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0.3%;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贸易额达到5.9亿美元(主要贸易对象也都是中亚独联体国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1.1%,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占全区口岸贸易额的7.1%。

    (五)对蒙口岸贸易额持续下滑。

    我区与蒙古国开通有老爷庙、乌拉斯台、塔克什肯和红山嘴4个口岸。由于蒙古国与我区都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口岸贸易中畜产品占了相当大比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尚未解除蒙古国疫情。因此,受国家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政策的制约(为保护我区畜牧业生产,禁止蒙方偶蹄类动物及畜产品入境,防止口蹄疫等动物疫病传入),高货值商品(羊绒)出现零进口现状,致使我区对蒙口岸进出口贸易额普遍较上一年有所下滑。口岸进出口货物也越来越单一,主要是汽油、面粉、蔬菜、红砖、水泥、日用百货等商品,价值偏低,更加剧了对蒙口岸贸易额的下降。2006年,老爷庙口岸进出口货物2.5641万吨(进口1557吨,出口2.4084万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2%(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我在蒙古国境内承包了水电工程项目,大批工程物资及建材出口所致),全年实现贸易额1030.2642万美元(进口29.8392万美元,出口1000.425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减少42%;乌拉斯台口岸进出口货物1590吨(进口620吨,出口970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7%。但口岸贸易额只有240万美元(进口172.5万美元,出口67.5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减少38.7%;塔克什肯口岸进出口货物3.8891万吨(进口3040吨,一般出口1.9021万吨,旅游购物出口1.6830万吨),比上一年同期减少31%。实现贸易额1611.5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减少15.3%。只有红山嘴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都较上一年有较大增长。2006年红山嘴口岸进出口货物364吨(进口117吨,一般出口217吨,旅游购物出口30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10%。实现贸易额29.1269万美元(进口12.2万美元,一般出口15.1569万美元,旅游购物出口1.77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260.3%。但由于红山嘴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在整个对蒙口岸中所占份额很小,难以对总体下滑的中蒙口岸贸易态势产生大的影响。

    如何调整对蒙口岸贸易政策,拓宽进出口合作领域,积极开拓中蒙贸易的新领域,是今后中蒙口岸贸易中应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中蒙老爷庙等口岸新近出现的矿产品原料进口就是很有潜力的口岸贸易新亮点,也为开拓中蒙贸易新领域做了很好的尝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