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2007年河口口岸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实现了高增长、新跨越。2007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起伏多变,河口口岸对外贸易依然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河口口岸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进口资源性产品依存度高,贸易风险加大

  河口口岸进口贸易一直以进口国外的矿产品为主,最高时可占进口总值的60%,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乃至出口,各个国家都在出台不同的政策加以限制。20067月越南老街省暂停了本省铁矿从老街口岸出口,使90%以上进口于越南老街省的铁矿进口量一落千丈,711月河口口岸铁矿月平均进口量仅1.2万吨,比上半年月平均减少了3.8万吨。2007年,越南将对国内30种矿产品出口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使得河口口岸的铜矿、铁矿石、铅矿等资源产品进口压力大增,进口贸易形势严峻。

  (二)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宏观调控,不利于河口口岸主导商品出口

  2006年,河口口岸主导出口商品锡锭、铅锭、钢坯、磷酸二铵等虽然得到国际市场高价位的支撑,出口值高达23亿元、占口岸出口总值的63%,但是2007年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调控仍在加剧,河口口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三)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外经贸专业人才缺乏,抗风险能力低

  河口口岸的外(边)企业90%以上属于流通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出口效益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大。目前河口的156户企业中,开展经营业务的仅95户,占总户数的60%,有61户因为没有专业的业务人员,对进出口政策及市场不熟悉等原因,全年未开展进出口业务。

  (四)商品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

  2006年河口口岸进出口总值52.4亿元,其中五金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进出口额高达44亿元,占了口岸进出口总值的84%,两类产品就主导了整个口岸贸易的兴衰,加大了河口口岸贸易的风险。

  (五)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对外贸易做大做强

  目前,蒙新高速公路、口岸多功能验货场尚未建成,昆河公路蒙自至河口段等级低、路况差,弯道多,运输成本高,大吨位集装箱难以通行,加之滇越米轨铁路“老、小、难”的瓶颈制约,使得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在高基数上实现快增长难上加难。

  二、加快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

  河口的地理位置限制了生产和加工型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带动全县的外贸发展,即扶持培养骨干外贸企业、大力发展品牌企业。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在辖区范围内选择具有相当经营规模的大中型外贸企业,利用现有政策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对本县、乃至其他区县企业的进出口产生聚拢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控制力。注重扶持类似河口时利合公司、河口合丰公司这样的企业;吸引云锡、云铜、云冶等大企业来我县设立机构;利用进出口贸易政策,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我县加工贸易扩量、提值,增加就业,培植财源,推动我县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用足用好国家、省、州鼓励出口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省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助和扶持。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专门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为了帮助出口企业防范收汇风险,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同时省政府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发展资金来对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专项资助资金;为解决出口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困难,对“走出去”企业提供无偿贷款和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有效保证了企业的资金流动。

  (三)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业务培训和政策指导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外资企业将逐步参与到这一市场中,它们在业务、资源、资金、运作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我县的外(边)贸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不得不加入到国际竞争的队伍中。只有熟悉进出口业务,了解进出口政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空间。因此,应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邀请商务厅、海关、检疫、贸促会等职能部门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业务。

  (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我县的加工贸易比较薄弱,进出口商品多以资源性初级产品为主,我们应充分利用河口口岸的区位优势,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上,引导帮助企业在河口发展粗加工和精加工,拉动地方就业和税收快速发展。

  (五)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河口口岸出口产品主要是资源性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发展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深加工农产品是河口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应给予适当优惠,以扩大其出口量和出口值,从而优化河口口岸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口岸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