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宁波电子口岸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会
      
        近日,宁波电子口岸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会,谢永利副总经理代表公司领导班子总结回顾了2006年度的工作。
        2006年,宁波电子口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现场会和吴仪副总理关于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基础平台建设完成,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宁波电子口岸基础平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目标,着眼电子口岸的长远发展,在历经了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三个阶段后,于2007年初完成基础平台搭建,可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支撑,系统性能优良,整合能力强,可满足今后5年的业务发展需要,其中核心的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被有关专家誉为新一代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同时配套的运营系统也完成开发,可提供较好的客户服务、系统运维和运营管理能力。该基础平台的建设在国内电子口岸平台中尚属首例,从整体规划到设计开发是电子口岸平台系统化建设的典范工程。
         2、加大推动力度,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年度项目计划,公司对一期项目进行了完善开发,拓展了项目功能,扩大了应用范围,有步骤的展开了推广工作。项目完善过程中,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先后召开了项目协调会19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着“先易后难,快见成效”的发展要求,项目推进重点逐步转向了物流类项目的应用开发,主要包括:车队拼车系统、货物状态查询系统、网上订舱系统、货主单证标准化系统、进口电子提货单联网应用系统、仓库联网系统、船期表项目等。其中船期表、船勤 (一期)、船勤 (二期)、货物状态综合查询 (一期)、危险品统一申报等项目已经完成验收工作,上线试点。
        3、平台功能逐渐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006年宁波电子口岸完善了一期核心应用项目,新开发了一批应用项目,并且加大了应用推广力度,力求取得实效。在船勤申报、危险品申报等通关政务项目推广应用的同时,平台功能逐步向商务物流领域延伸,货代联网、网上订舱、入仓报告查询系统、船期表等项目已经完成业务试点逐步推广,为货主、货代、船公司、仓库、堆场等各类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同时还充分发挥数据交换的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电子数据申报和数据交换服务。至2007年1月,入网企业已经超过9100家,在线运行项目53个,平均日处理报文达到2万个以上。
2007年宁波电子口岸将继续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见效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海关总署关于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的精神,在宁波市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与关心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饱满的热情,继续为推进电子口岸的建设而不懈努力,不辜负各方的期望,尽早将宁波电子口岸建设成为企业欢迎的信息平台,为宁波港口信息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