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阿拉山口口岸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充满新希望,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之年。口岸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和自治州党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自治州“十一五”发展目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优势,全力抓好口岸经济和能源通道建设,努力开创阿拉山口口岸工作新局面。
2007年工作思路:贯彻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和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阿拉山口被纳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有利时机,围绕 “农业稳州、工业富州、口岸强州、科教兴州、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继续以通关过货为基础,以边境贸易、货物储运和进口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要方向,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维护稳定,增进团结,构建和谐口岸,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自治州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主要预期目标:实现生产总值17.2 亿元,同比增长15.39%;过货量达到1800万吨(铁路1485万吨、公路15万吨、管道300万吨),同比增长24.06%;贸易额完成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1%;海关税收35亿元,同比增长6.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同比增长5.26%;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1%。
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大通关”建设,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促进“大通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围绕2007年口岸铁路过货和石油管道运输目标,牢固树立“大贸易、大流通、大发展”的意识,在巩固“大通关”联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大通关”制度和查验方式改革,加快进行电子口岸建设。充分发挥联检单位、铁路部门的积极性和口岸综合管理的优势,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建立与哈方的协调联络机制,使口岸管理更趋合理、运作更加高效、环境更为宽松、配合更为协调,重点做好中哈石油管线的输油服务工作及天然气管道工程前期建设服务工作,使阿拉山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公路与管道并举,地下与地上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共同促进,互相融合发展的立体通道,确保过货量、海关税收、贸易额等各项指标稳步增长;努力扩大出口,特别是博州地产品的出口,通过积极协调和努力,促成博州企业涉外工程项目;改造公路口岸联检大厅查验设施和环境,积极探索利用公路口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二、扩大招商引资,发展进口贸易加工业,实现口岸经济稳步增长。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阿拉山口口岸要以发展边境贸易、货物储运和落地货物加工为主,着力发展贸易加工业、能源资源深加工业以及关联服务业,进一步发挥阿拉山口对新兴经济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为阿拉山口口岸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挥口岸地缘、资源优势,抓住重点,改善软硬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想方设法争取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注册、经营、发展和壮大。同时,高度重视瑞晨公司厂区扩建、地平线公司油气储运加工、八一钢铁厂嫁接改造、雪克皮业深加工、博钢恢复生产等项目,继续加强服务,促进他们加快技术改造和投资建设步伐。
三、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在认真做好亚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完善口岸道路、电力、供排水、污水处理、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在抓好阿拉山口进出口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的同时,坚持“整体规划,滚动开发”的原则,边建设、边招商,创新管理体制,为企业入园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集中精力吸引一批企业入驻园区;稳步推进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整治口岸环境,加强市政管理,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口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实现“绿色口岸”、“生态口岸”目标而努力。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充分发挥口岸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以铁路过货为基础,与贸易加工园区相联接,加快建立以“大物流、大口岸、大通关”为特征的物流信息网络和国际物流园建设,建设各类货物的物流中转中心。尽可能地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发展与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促进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专业物流企业。
五、构建和谐、平安口岸,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贯彻自治州党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自觉将构建和谐口岸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博州的全局中来,牢牢把握口岸地处边境、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的特点,坚定不移地维护口岸社会稳定,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建边、管边、控边”,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完善和落实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确保口岸边防、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资金、人力、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优先考虑、统筹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平安口岸创建工作。继续加强精神文明、民族团结、双拥共建、文教卫生、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动口岸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安全的人际、社会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
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口岸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口岸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抓好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转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努力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