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广西已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重灾区”
      

        来自东盟国家的果蔬农产品涌入中国“南大门”的步伐不断提速,地处西南门户位置的广西受到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形势十分严峻,成为生物入侵的“重灾区”。

        环保部门监测显示,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中,多数已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分布。对广西农业经济影响较大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有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红火蚁、蔗扁蛾、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霜霉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等,这些入侵有害生物不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农田耕地、果园、森林、湖泊及居民区等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006年,广西250万亩农田遭受福寿螺袭击,发动了24万人参与灭螺大战,现已初见成效,但许多地方还未得到及时治理,农田及沟壑随处可见。

        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曾涛研究员向记者透露,随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广西各口岸从东盟国家进境的农产品除一部分被科研院所用于试种繁殖外,大部分直接用于大田种植或食用,部分被运往国内其他省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及扩散的风险加剧。

        记者从广西检验检疫部门获悉,近年来,广西已经从境外进口的荔枝中发现桔小实蝇,在芒果中检出芒果象甲,从木薯干中发现在中国从未发现的害虫,在椰子和蒲葵中截获二类检疫危险性害虫(如椰心叶甲)等等。2006年1-8月,广西防城港市从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共截获有害生物110种968次,从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共截获有害生物63种321次,种类和次数均创历年之最。

        曾涛认为,目前我国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有近10部,但还没有关于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专门法律。尽管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开始陆续介入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但对农林危险入侵生物预防、控制与管理研究整体上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普通大众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还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因此需要尽快立法、加强科研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生物入侵国家管理体系,织就一张从国门到普通百姓的防御网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