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召开大通关建设工作座谈会
2007年1月18日,市大通关建设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宁波口岸大通关建设工作座谈会,市大通关建设各成员单位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国家口岸办、省口岸办分别于200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大通关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通报了我市2006年大通关建设工作情况。会上,市大通关建设各成员单位交流了2006年大通关建设工作,探讨了2007年我市大通关建设思路和工作任务。
市大通关建设办公室范海波主任作了会议小结。他指出,2006年宁波口岸完成外贸进出口额864.87亿美元,港口货物吞吐量3.09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706.78万标箱,分别增长了28.14%、15.21%和35.71%。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市深入开展口岸大通关建设是分不开的,也与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回顾过去一年口岸开展的(第六轮)大通关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二是目标明确,措施落实。三是密切配合,形成机制。四是合力推进,成效明显。广大外贸生产企业普遍反映宁波口岸环境日益改善,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另外,从口岸进出口贸易额来看,市外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达5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已占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的61.1%,说明宁波口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不断的增强。但是,口岸工作效率不平衡、降低口岸综合费用高等影响口岸环境问题还存在。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口岸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行管理体制、监管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的表现,需要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
范海波主任对做好2007年大通关工作提出了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大通关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口岸大通关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而不是阶段性工作,从我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目标来看,港口的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重大项目在我市落户,口岸环境的不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口岸环境因比较而产生,我们各单位要有竞争意识,敢于与上海口岸比,要把口岸环境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2007年要继续开展口岸大通关工作,既要抓好面上的工作,又要有点上的突破。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要形成工作合力,在合理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问题。二是要进一步推进跨区域通关工作。目前海关总署推行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需要口岸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支持,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扩大宁波口岸的影响力,提高宁波口岸的辐射力,以吸引更多的省内外货物从宁波口岸进出运。三是要进一步降低口岸综合费用。费用因比较而产生,各部门要从宁波大港口、大口岸的大局出发,保持宁波口岸的价格优势。四要促进诚信企业建设。规范企业进出口经营行为,把大通关工作前移。五要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为推进大通关建设服务,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服务,为方便企业服务。
大通关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华燕主持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