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宁波口岸检验检疫加强监管场地管理
      
        2006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同比增长13%,继续保持中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实现了36%的增长率。为提高疫情疫病检出率,确保检验检疫工作有效性,建立起既“放得快”又“管得住”的长效机制,宁波检验检疫局按照“集约资源、方便物流、布点科学、总体平衡、着眼当前、兼顾未来”的原则,探索建立了适合宁波口岸特点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场地管理新模式,统一了监管场地的规划、设置、申请、考核和监管,从卫生许可、场站登记、监管场地管理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加强对场地的监督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做法是:
        一是港区场地设置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设置、检验检疫业务范围划分、人力资源的配置相协调。其中对外开放口岸监管场地的设置作为其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整体考虑,同步进行。在北仑四期、大榭招商国际码头设置了相关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在检验检疫专用场地开展相关检验检疫业务,既有效提升了口岸通检速度,又确保了检验检疫严密监管。
        二是集约资源,科学布点,强化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对进口废物原料指定10家查验场地实施集装箱、货物、木质包装一次开箱查验,做到了集装箱卫生检疫、木质包装检疫、货物检验检疫的“三检”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管。在实际布点上务求科学合理,形成了港区场地、专业场地、企业场地等三个层级,实现了统筹兼顾、快速疏港。
        三是方便物流,兼顾周边,设置指定法检商品的专用查验场地。对进口塑料、金属材料、涂料、石材、原木、板材等指定专用的查验场地实施集装箱、货物、木质包装“三位一体”的一次开箱查验,加快了疏港速度,缓解了港区压力。
        四是前推后移,科学合理,设置木质包装定点查验场地。改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模式,根据进境木质包装数量前推后移查验点,通过科学布点实现木质包装查验的合理分流,设置了无木包装货物快速通道,调整了拼箱、整箱货物木质包装查验场地,对无木包装货物实现了“365+24”(365天,24小时)全天候电子查验,同时强化了有木包装货物的检疫监管。
        五是服务企业、加快疏港,设置进口废物原料、木质包装等企业自用场地。对于毗邻港口(或位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符合检验检疫监管要求、信用优良的重点企业,在企业内划定独立、封闭、安全的监管场地,企业的进口废物原料、木质包装等后移至企业监管场地实施检验检疫,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确保严密监管。目前,该局对中华纸业、亚洲浆纸、宁波钢铁公司、奇美电子等大型重点企业,设立企业自用的监管场地,实行“直通式”的检验检疫,进一步拓展了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实践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宁波国检精神。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