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张家港产地证签证创历史新高
      
        2006年,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产地证签证工作中推出四大举措,产地证签证量和签证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该局全年共签发普惠制产地证14934份,金额8.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和81.8%;一般产地证4655份,金额2.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51.5%。新增的区域性原产地证中,亚太贸易协定产地证书230份,金额643.9万美元;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86份,金额769.5万美元;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证书16份,签证货物金额73万美元。
        原产地证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有价证券”和开启国际市场的“金钥匙”,是根据相关国家的优惠原产地规则和有关要求,出口受惠国官方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受惠国的出口产品在给惠国享受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减免进口关税的官方凭证。为使张家港地区的企业更多地享受到原产地证所带来的优惠关税减免待遇,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推出了四大举措,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用多、用好原产地证。
        对新注册企业实行“颁证谈话制”。帮助不少企业老总切实了解了普惠制等优惠政策,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同时消除了以往产地证只是“签字盖章”办个手续而已的错误概念。
        举办产地证申报人员培训班。去年7月份,该局连续举办两期产地证申报人员培训班,由产地证方面资深专家主讲,被培训人员近400名。这两期培训班既宣传了产地证方面的最新政策,强调了如实申报的严肃性,又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产地证的填制要求。培训结束后立即举办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产地证申报员证,提高了申报人员素质,确保申报质量。培训后,学员纷纷反馈,培训内容非常实用。
        严格执行产地证签证标准。认真学习理解原产地标准要求,通过认真调查,切实掌握签证产品的真实情况。2006年该局共拒签各类不符合给惠国原产地标准的产地证书20多份,既向企业及时宣传了有关产地证的政策和规定,又确保了产地证签证工作的质量。该局还引入“整改通知书”,确保了“中国制造”的严肃性。
        认真查处产地证申报中的违法行为。2006年该局发现并建议行政处罚立案谎报生产厂家立案共7起,该局专门就此事发了一份通报材料,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