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绥芬河铁路口岸了解到,截至2006年12月31日18时,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实现804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刷新口岸进出口运量新纪录,创历史新高。
绥芬河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已有百年历史。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是全国第三大陆路口岸,也是国内最大的木材进口基地之一。绥芬河铁路口岸经过多次扩能改造,进出口货物吞吐能力大幅提高,过货量增长显著,由原来的年过货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000万吨。进入21世纪更是以超常速度发展,每年口岸运量以百万吨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全年进出口运量的302万吨,到今年的804万吨,连续6年刷新纪录。
据了解,今年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出总量为804万吨,其中进口较多的货物中,木材为628万吨,占进口货物总量的81.5%,同比增长3%;化肥123万吨,占进口货物总量的15.8%,同比增长40%;化工品2万吨,占0.28%,同比增长6%;出口货物为33.15万吨,主要以化工品、建材及果菜为主,同比增长82%。
据专家介绍,口岸运量每年增加100万吨,将为国家和地方增加财政税收1个亿。今年绥芬河铁路口岸积极向内部挖潜,增运增收,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抢装抢卸,科学调度指挥,减少重复作业,压缩作业时间,与一关两检密切配合,使通关效率大幅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口岸运输效率。采取压缩进口货物回票时间及延长铁路口岸报关大厅各相关部门工作时间等有力举措,大大加快了俄货车车辆的周转,有效地提前了换装作业时间,全面提高了运输效率,为铁路车站“大接大换”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日接俄罗斯重车最高达14列,达到口岸日接卸最高值。同时,海关对进口化肥采取的“先换后报”的举措,有效地缩短了化肥换装作业的时间,提高了站场运输能力,并对进口化肥实行“24小时随到随换”快速通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