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的倡导者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搭建起中国高新技术面向中西亚市场桥梁的同时,也高高挑起了新疆特色高新工业的“大梁”。
作为新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之地的高新区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首,2006年又取得了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0亿元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名列全乌鲁木齐市第一的辉煌业绩,走上了开发新疆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风能等资源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之路。
在高新区多年不断攀升的工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十分突出。资料显示,在2006年预计完成的36亿元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完成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28.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9%;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和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五大重点产业预计完成35.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8%(去年是78.9%)。这是今后高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产业链延伸的坚实基础。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闫科培为高新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他说,高新区内已基本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中联油、神华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依托的能源特色产业群、新能源(风能、光能)高技术群、新材料产业群(众和铝业)、生物医药研发群(华世丹、奇康维药)、现代农牧资源精加工群(彩棉、天康生物)、出口加工产业群(野马、美克集团)、机械电子产业群(驰达电器、百花村)等一系列主导性特色工业群。同时,高新区引领全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一区多园”战略体现出来。新疆大学科技园、百花村软件园等高新区区内园正稳步发展;高新区与其他地州市共同建立了高新区伊宁分园、吉木萨尔县工业园区等区外园,目前管委会正组织编制达坂城风能工业园方案、克拉玛依高新技术分园方案、高新区库车石化工业园方案、五家渠工业园方案,高新技术正在更深入地延伸到全疆各地,对地方经济及全疆高科技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
高新区软硬环境的建设令人瞩目。2006年高新区全年投入6500万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的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建设。现在中央商务区、产业区和北区的城区环境都有了明显改观,一座科技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初显雏形。
在软环境方面,高新区继续推进数字园区、品牌服务园区、诚信园区、无费园区等的“四区建设”。在数字园区建设上,高新区完善了内网和外网建设,实施了系统的优化升级,与市政府专网进行连接并资源共享,促进了政务公开和办事效率的提高,实现了机关工作的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创新,还联合中科院新疆分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了高新区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及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借助电信呼叫平台,建成了高新区公众服务中心,整合面向基层群众的电话咨询、投诉、接待、办事等各项功能;在品牌服务园区建设上,高新区制定了服务流程手册,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式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使项目快落地和尽早开工建设;在诚信园区建设上,高新区进行“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和“诚信示范一条街”等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了信用高新区、信用管委会、信用企业、信用个人四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已经有百余家企业获得了“诚信企业”命名;在无费园区建设上,对北区实行封闭管理,有效地杜绝了“三乱”行为的发生,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6年还为北区入驻企业减免由高新区本级财政负担的城市配套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共计251万元。
资料显示,“十五”期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一年高新区的开发建设量是前13年的总和,2006年高新区工业经济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彬认为,是自主创新让高新区获得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徐彬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撑起了高新区发展的“一片天”。高新区积极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业中心是高新区提供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平台。创业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信息网络、中介服务,还有创业孵化基金及留学人员资金补贴以及多元化的融资服务等。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新区创业中心累计孵化企业180余家、在孵项目84项,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19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高新区对科技型企业初创或成长初期进行着有力的扶持,主要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及额外的奖励,每年不少于500万元,这个措施激活和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近两年高新区企业列入国家和区、市两级科技计划项目很多,累计有132个,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6个,自治区创新基金项目20个,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3个,乌鲁木齐工业专项财政资金项目26个。高新区每年列入国家和区市两级科技计划项目在乌鲁木齐市所占的比重逐年扩大,能够占当年立项总数的30—50%。高新区2006年全年给40家企业和79个项目兑现创新基金和财政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全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推进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研开发。全年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5个,总投资额近6亿元,其中有24个项目分别被国家和自治区火炬计划、创新基金立项。国家创新基金的资助对这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彬介绍,2006年根据“立足北区、兼顾多园、放眼中亚、突出创新”的总体思路,高新区开始实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打通内地和中亚两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推进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面向中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今年高新区加大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各项工作的力度。在9月高新区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会上,科技部部长马颂德对高新区西进中亚战略予以了肯定,面向中亚的出口加工基地——中亚科技合作园顺利开园,全国又有38个国家级高新区加入联盟,使得入盟成员达到了54个。与此同时,高新区还为联盟成员准备好了一个中亚高新技术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就是目前已经建成的“中国高新区中亚联盟网”。点击http //www.camsah.com,中亚各个国家的概况、市场分析、中亚会展信息、最新的热点经济动态、口岸资讯等内容一目了然。高新区还开通运行了中、俄文版的中国高新区中亚联盟网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并积极筹备在中亚联盟设立联络机构。2007年,高新区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高新技术及产品展。这个国际性展会使乌鲁木齐高新区实现由国内办会向国外办展的跨越,将对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技术、产品向中亚市场的转移和输出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将会给乌鲁木齐市和乌鲁木齐高新区带来强大的物流、资金流和人才、信息等资源,加速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