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
12月28日,张家港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早上8∶00,随着一个大型集装箱的平稳起吊,张家港口岸今年货物吞吐量一举突破亿吨大关,预计全年将达到1.02亿吨,同比增长22%。由此,张家港港成为全国县域口岸第一个亿吨大港。
站在最繁忙的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放眼东望,只见码头绵延,塔吊林立,原木、大豆、钢材、化工品、集装箱堆积如山,10多艘万吨巨轮在港口起重机的帮助下忙碌地上装下卸,好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港口。
作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内河港口,张家港港的吞吐量从起步发展到冲刺亿吨,只用了短短23年,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吞吐量连年实现千万吨级大跨越,成为黄金航道——长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张家港的优势在沿江。我们拥有63.57公里长江岸线,其中深水岸线就有35.7公里。这是我们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资源’”。张家港市长王翔的话语掷地有声。
依托港口优势,张家港积极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大力发展以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和大用水量为主的临港经济,培育大企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载体。沿江产业迅速集聚和提升,形成了冶金、化工、粮油食品、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基地。目前沿江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60%以上。
令人欣喜的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张家港沿江再添“精彩”之笔:5月31日,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已投资3亿美元后,再次向张家港增资2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到2008年陶氏张家港公司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聚苯乙烯和丁苯胶乳制造商;9月8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硅氧烷生产项目在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破土动工,投资总额高达6亿美元,项目投资方——美国道康宁公司和德国瓦克公司将生产基地选定在张家港,主要看中了这里的港口优势;11月22日,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三期工程竣工投产,年生产不锈钢热轧钢板60万吨,浦项在张家港累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江苏沙钢集团今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跻身于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23家钢铁企业行列;隶属于大型国企中粮集团的东海粮油日榨油能力1.2万吨,书写着“世界最大综合性粮油加工基地”的神话……。王翔市长说,“有了这些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张家港原定明年建成亿吨大港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从王翔市长办公室张贴的张家港岸线地图上看,自西向东,排布着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承接着国际资本和产业参与沿江开发,抢来了众多国内外化工巨头。美国杜邦、雪佛龙、日本三井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对这里情有独钟。
去年,张家港又争取到了保税物流园区,园区封关运作2年不到,进出区货运量和海关税收两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园区之首。今年,园区完成进出区货物总量370万吨,货值33亿美元。以保税物流园区为载体,一个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中心在张家港沿江地区强势崛起,成为张家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模式。
两年来,荷兰孚宝、德国瓦克、日本松下等40多家大型物流项目竞相到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争抢“第一桶金”,专门为区内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全球最大的石化物流供应商——荷兰孚宝公司是最早相中张家港的国际化工物流巨头。他们下“重注”1.8亿美元抢先在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内修建了化工品储罐和仓储码头。原来,荷兰孚宝公司在国外是专门为美国道康宁、杜邦、日本三井等国际化学巨头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道康宁、杜邦的生产基地放到了张家港,孚宝的物流网络也跟随其后。
世界最大的紧固件贸易商荷兰博斯勒集团,在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快速而低成本地完成从产品采购、零件组装到全球连锁超市的商品增值转换。目前博斯勒公司每月有60个集装箱的紧固件出口,采购的10000种、数亿个紧固件通过现代物流服务被送到世界各地。
同时,张家港抢先成立的信息服务网络和化工产品交易平台又为制造业和物流业带来了国际信息流和资金流。保税物流园区建有接近80万立方米的化学品储罐,拥有450万立方米的年存储能力,为全国之最。在张家港保税区的化工品交易市场,入驻中外客商538家,今年年成交额已达到206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液体化工品交易市场,每天现货价格已成为左右中国化工市场的价格“晴雨表”。
不难看出,以跨国公司设立的生产型企业为基础,以大吞吐量码头、储罐为依托,以化工产品交易市场为纽带,构成了张家港特有的国际化现代物流格局。这样一个现代物流格局,显著降低了苏南企业物流成本乃至生产成本,成为提升苏南经济竞争力的新平台。
苏南地区乃至长三角的出口货物,越来越看好张家港港。今年,张家港口岸外贸运量已达3000万吨,集装箱运量4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3.2%、22%。口岸外贸运量10多年来一直位居长江各口岸之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目前,张家港口岸已建成对外开放泊位51个,其中万吨级头泊位44个,开通了19条国际航线,与世界上14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
“五年之后,张家港将在现有基础上再造一座新港城,建成一个富有特色和竞争实力的现代港口工业城市。随着张家港口岸跻身亿吨大港,依托港口,以国际物流、信息流和国际资金流为标志的‘流量经济’加速放大,这是张家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张家港市委书记黄钦认为。
跨越亿吨是一个里程碑。张家港将继续推进“以港兴市”战略,加速接轨上海洋山港,最大限度地发挥口岸对全省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成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具备较强集聚力的区域性物流基地。预计到“十一五”末,港口吞吐量将超2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