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15日,沉寂多年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开始喧闹起来,看着小镇里飘扬的彩旗和来自各地的车辆,天保镇的百姓们不会想到,一个在当天开工的口岸工程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天,位于天保镇的天保口岸正式开工建设。麻栗坡县及文山州乃至云南省的对外贸易将迎来新的春天。
天保口岸 成国家一类口岸
天保口岸位于麻栗坡县南部老山脚下天保镇,与越南清水河口岸对应。这里距省城昆明45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40公里。是云南省通往越南首都河内取道最直最近的陆路通道。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天保口岸成为了云南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天保是我国最早通往越南的陆路交通干线之一,是云南省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天保口岸最早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1879年5月20日)正式设立。上世纪初,这里成为滇、黔、川、桂、粤与越南商贸往来的重要口岸。
1992年这次口岸建设工程,是为天保口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开放做硬件准备。在天保口岸开工建设2个月后的1993年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天保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成立了天保边防检查站。之后,边防、海关、商检等联检机构相继设立。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4年3月1日,中越两国政府议定书将船头(天保)正式作为开放口岸。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保建立海关监督站和边境检查站,将天保确定为对越贸易通商口岸。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1979年1月天保口岸被关闭。
口岸经济 成文山经济亮点
自1993年国务院批准天保口岸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后,在中越两国的精心培育下,天保——清水河口岸双边经济交流、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现已步入繁荣、活跃的良性轨道。1998年3月,实现了中国文山——越南河江的车辆互通。之后,两国商贸和旅游活动不断升温,双边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口岸经济成为麻栗坡乃至文山州重要的经济亮点。
抓住机遇 构建立体交通网
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云南交通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天保口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文山州正在构建连接天保口岸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文山民用机场、323国道高等级公路、富宁港、文(山)船(头)高等级公路建成后,天保口岸的大通道优势将充分显现出来:陆路,通过323国道高等级公路与内地和沿海连接,文山至天保口岸高等级公路与越南2号国道高等级公路对接;航空,文山飞机场通过昆明机场连接国内国际机场;水路,通过富宁港与广西防城港连接,连接国内国际大港口,从而实现通边达海。交通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天保口岸大通道作用更加凸现,天保口岸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领域发挥优势,在内连外引中形成“通道经济”,为双边和多边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
翘首以待第三国出入许可
据了解,天保口岸目前还没有获得第三国人员及货物出入许可。而对于天保口岸来说,随着软硬环境的逐步改善和通关水平的提高,每年要求从天保口岸出入境的第三国人员及货物数量逐渐增多,仅2005年,就有美、英、德、日、韩、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500余人要求从天保口岸出入境,同时也有老、缅、泰、柬、伊朗等国家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木材及电子产品申请从天保口岸入境。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不久天保口岸将会获得第三国人员及货物出入许可,届时,天保口岸将会出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1991年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该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北麓,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
1993年 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7年 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会晤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议主要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和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1998年 全国军队、武警部队所办的经营性企业,即日起与军队、武警部队彻底脱钩。自此,党中央作出的军队、武警部队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重大决策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