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正式开港;一年后,二期工程也将正式开港运营。昨天下午,在市政府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及洋山深水港开港一周年运行、二期工程建设等情况。
开港一年仅停业2.1天
据洋山同盛港口建设公司董事长归墨介绍,洋山深水港一期一年以来因大雾等自然条件延误的作业时间累计约1305.3小时折合54.4天,其中停止作业时间仅51个小时折合2.1天。
作为洋山深水港一期的重要配套项目和唯一的陆路集输运通道,东海大桥除因大雾封闭两次合计12小时外,全年基本畅通。据初步统计,运行以来总车流量达190.3228万辆次,其中集装箱卡车占七成多,与设计建设要求吻合,从而使洋山港成为国际优良港口。
日均进出1万标准箱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码头岸线长1600米,建设5个第五代、六代集装箱泊位(码头结构兼顾8000标准箱船舶靠泊),陆域总面积约153万平方米,年设计吞吐能力22O万标准箱。
开港至今年11月底,一期港区共靠泊集装箱船舶3775艘次,其中干线船舶达1022艘次,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准箱,首年即超过了设计能力。到今年年底,平均每天进出洋山港的集装箱约为1万标准箱。
二期年吞吐210万标箱
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沿一期工程向西顺延,码头岸线长1400米,建设4个7-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兼靠15万吨集装箱船靠泊),陆域总面积约88.83万平方米,设计集装箱年吞吐量210万标准箱。
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400万立方抛(吹)填砂、86.1万平方米道路堆场、15个总建筑面积15187.7平方米单体房建工程、60台大型装卸工艺设备、港区生产管理系统等。经过广大建设者两年多的艰苦奋战,二期工程今年10月全面建成,11月6日顺利通过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组织的试运行备案验收,11月20日整体交付生产运行部门试生产。
三期A有望明年底投产
洋山港三期工程深水岸线2650米长,将建7个集装箱泊位,计划于2010年前建成。明年底,洋山港三期A有望建成投产。
根据洋山深水港区总体规划,北港区规划岸线长10余公里,可布置30个集装箱泊位,可形成吞吐能力约1500万标准箱,2012年基本建成。
上海枢纽港地位更突出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戌源表示,上海到201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框架,届时整个口岸进一步开放,功能进一步完善;上海整个航运的要素进一步集聚、航运的效应进一步扩大;上海港在国际航运战略点上枢纽港的地位更加突出,对于经济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洋山港能为世博会物流创造非常好的条件。
旅游配套服务同步跟进
针对备收青睐的“洋山游”中存在的配套服务问题,归墨解释说,因洋山港尚未建设完毕,现有观光路线和生产运行路线重叠,互相影响。等到旅游线路及服务设施完善后,在岛上喝饮料、品咖啡之类的服务将会同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