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岛总体规划获省府审议通过
将打造复合型创新之岛,具备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四大主导功能
本报讯(记者/刘可英)记者昨日从珠海市政府获悉,由省发改委与珠海市政府联合提交的《横琴岛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已于11月28日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审议并原则通过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横琴岛(具体位置见右图)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建设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要加快审批和报批,争取项目早日动工建设。
《规划纲要》以创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横琴岛发展目标,“将横琴岛建设成为一个携手港澳、服务泛珠、区域共享、示范全国,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生态化创新之岛”。按照总体规划,横琴岛具备科技研发、高新产业、会议商展和旅游休闲四大主导功能,物流贸易、培训交流、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生态居住等作为五大辅助功能,海岛的山地、湿地将受到严格的保护。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珠海市兴建了通往横琴岛的高等级公路、横琴大桥,开辟了珠海与澳门之间的第二条陆路通道。2004年,横琴岛被确定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横琴岛作为国内第一个对接粤、港、澳区域经济,辐射华南、西南、东南的经济合作开发区摆上了创新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地上。
根据《横琴岛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未来横琴岛将以科技研发、高新产业、会议商展、旅游休闲为主导职能,兼具物流贸易、培训交流、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生态居住等辅助职能的区域性、国际化的高端服务中心和休闲旅游中心。
具体规划
横琴功能布局:“一核三圈”
规划范围:以现状海岸线为界的横琴全岛,总面积86.03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年—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至规划期末,横琴规模总人口为25万,考虑高峰期会有5万旅游人口,则横琴总体市政配套人口按30万人计算。
功能布局:“一核三圈”
创新核——依托中心沟横琴谷的良好自然条件,集聚科技研发机构、文化创意企业、教育培训等功能,打造横琴核心功能区,创建中国南方的“创新谷”。
服务圈层——依托体制创新,结合口岸服务、会议商展以及企业总部区,构筑现代化服务区。
科技圈层——依托科技创新,集聚科技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业提升的合作示范区。
生境圈层——依托生境创新,营造休闲度假、主题公园与泛珠论坛区,建设山水生态、现代人文共生共荣的海岛新区。
绿地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全国平均水平;又因为横琴岛相对较高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因此建议横琴岛规划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绿地率不得低于45%,横琴岛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游客量:预测至2020年,横琴游客总量可能达到600万人次/年,日平均游客量约1.6万人次,日高峰游客量5万人次。
住宅建设:新区住宅建设有3种模式。生态居住主要选择中心沟临大小横琴山处。滨水居住主要选择沿横琴岛的北部和南部岸线布置。风情居住将9省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注入到住宅区。
分区建设:分北、中、南3部分区域进行建设控制。北部区域在东北角布置会议商展休闲区;在西北角布置高新技术产业区;在横琴大桥西侧布置生活居住综合服务区、高尔夫休闲度假区。中部区域通过引入生态廊道,建构完善的自然生态景观格局,形成“两山一水,三片六区,群组相生,山水交融”的布局结构。南部区域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商业会议度假、主题游乐等功能,形成与香港、澳门旅游产业的互补互动。